所以,我们必须厘清创新与守成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讲,创新优于墨守成规;但“新”未必等于“好”,不讲求章法与规范之“新”,不以“旧”为根基之“新”,过于脱离观众口味之“新”,一如不经过充分助跑的跳跃,极易折跟头。近年来,国产影视剧出现的许多问题都源于这种基本功不扎实——看似新奇特,实际上是没有章法、不讲规范而已。这正是缺乏类型训练的体现。类型创作从不拒绝创新,但它一定是寓变于不变之中、置个性于规范之内,力求在稳妥地平衡传统手艺与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技术标准之间的关系基础上拥抱创新。这就使类型创作天然地容易孕育出工匠精神。我们当然对那些敢于在不同类型中挑战自我的创作者心怀敬意,但我们更期待能出现如希区柯克、约翰·福特或胡金铨、张彻那种经年累月乃至毕生深扎于一个创作领域精耕细作的类型创作巨匠。
构建健康活跃的市场环境
我们常常对卡梅隆“十年磨一剑”拍出《阿凡达》、阿米尔·汗为演《摔跤吧!爸爸》大幅增减体重、吴京拍摄《战狼》系列时多处受伤的敬业精神敬佩不已,并视之为对“工匠精神”的绝佳诠释。可在投机取巧的非专业资本、对“粉丝”无底线的迎合、欠规范的市场竞争等污染创作环境的因素不断滋生的情况下,并不是所有“工匠”都如此幸运。他们潜心创作的诚意之作常因缺乏明星、话题效应的加持而遭遇关注度低、市场反响冷淡的尴尬遭遇。举个例子,我们现在为何如此依赖IP和“小鲜肉”的粉丝效应?原因很多,但归根结底还是缺乏能转化为新的IP、成就巨星的过硬剧作所致。业界人士对此心知肚明,也深受其苦。但好的剧本技术含量高、难以速成,投入产出比不高。在投资主体杂乱且大多缺乏专业性、只顾着追逐短期利益的市场环境下,缺乏定力者很容易随波逐流,成为商业逻辑的附庸、垃圾剧作的生产销售者。因此,唯有构建一个健康活跃的影视市场,工匠精神才能觅得立足之地。
新华社北京4月16日电 题:把脉艺术电影:“让商业的归商业,让艺术的归艺术” 新华社记者 张漫子、白瀛、谢昊 从《百鸟朝凤》出品人“一跪为排片”,到《地球最后的夜晚》“票房跳水”“舆论哗然”,近年来
人民网堪培拉4月4日电(记者 刘天亮) 出入口处两幅长卷遥相呼应,正厅屏幕以动图方式再现《乾隆南巡图》的生动场景,三位现代中国书法家的字画点缀其间,让人一下子置身于中国艺术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