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中国新闻页面 > 正文

影视创作呼唤工匠精神(2)

影视创作呼唤工匠精神(2)
2017-12-06 13:55:00 光明日报

影视市场的高热不退带动作品的产量激增,也将人才短缺这一棘手难题推上了台面:编剧、摄影等高端专业人才难觅,因为好多人转行去当了导演,甚至自组公司拍起了电影;与此同时,一些圈外人士眼见影视产业有利可图,遂凭借自己的“圈粉”能力跨界“触电”,摇身一变成为了导演或制片人,搭班子拍起影视剧,这进一步加剧了非导演类行家里手供不应求的紧张状态。于是,大批缺乏经验的新人仓促上阵。由于缺乏训练与积淀,其作品大多艺术水准低下。结果,一些好不容易在实践中形成的宝贵创作技艺与经验无法传承下去,使创作无法形成有效的积累和生长。

健康的行业环境不仅需要频频走上红毯、亮相于人前的导演、演员和制片人,也需要专业的编剧、摄影师等“幕后英雄”,还需要资深的副导演、选角导演、预告片导演、场记等各怀绝技且安守本分的“高级技师”。唯有如此,作品的专业品质才能从整体上稳中有升。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建立起良性的制度,公正合理地分配“象征资本”,让所有为作品生产作出贡献的成员获得应有的地位和与之能力和付出相匹配的回报,使其即使处在幕后,也不会感觉被冷落。当然,笔者如此立论,并不是简单地反对转行或跨界。而是想强调,转行跨界必须源于志趣的改变而非利益的驱动,且转行跨界后还需放低姿态,随着经验的积累循序渐进,不可妄想一步登天,不费吹灰之力、仅凭人气就从这个行业的大咖一跃成为另一个行业的新秀。否则,很容易造成行业秩序的混乱,长此以往对中国影视业的艺术根基造成侵蚀。

坚持探索一种类型

导演也需要工匠精神。只不过有时候,我们对作为复合型人才的导演的要求与对其他从业者略有差别——他能否长年甚至毕生坚守一种类型。每种影视剧类型往往凝结了无数创作者的智慧经验,这恰恰是一个导演成为“工匠”必不可少的基础与保障。有了这些,创作者在与观众的对话中就有所依循,不至于做徒劳的重复探索,或为了创新而付出不必要的代价;前人所摸索出来的技艺与经验在后续的创作实践中也能得到较完整的赓续。比如,香港导演在武侠、警匪创作方面功底扎实,“北上”后凭借对类型电影的执着,很快站稳脚跟。在2016年内地票房排名前十的影片中,有5部由香港导演执导。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