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
在国外,无人机乱飞能判3年
未来监管应该更严格
目前无人机的隐患主要集中在四方面:起降飞行中发生坠落事故造成人员财产损害;干扰军民飞行器正常飞行;航拍“偷窥”侵犯个人隐私权;泄露国家机密;被恐怖分子利用搞破坏等。
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法规标准研究所张秋婷认为,随着去2016年9月21日生效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空中交通管理办法》这一新规范性文件的出台,对小型无人机的监管主体有了更为明确的规定,即民航局和各地区管理局。“但严格按法律法规来看,目前仍没有专门针对无人机的规范。”
尽管上述规范性文件的出台有助于强化无人机进一步监管,但目前仍存在监管难以落地的难题。在张秋婷看来,无人机监管瓶颈不仅仅在于法律,而在于实际的执行和监管。“有的无人机飞行过程中机器、人的分离,曾出现机场警方将无人机打下来,但是无法抓到违规的人。”
针对上述情况,张秋婷认为应推出应对措施,例如无人机的实名登记,对无人机机器本身进行身份识别,,立专门监管机构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对无人机销售进行登记,建立追查制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用航空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高远洋教授建议,有关方面应从技术、规章、飞行行为三方面构筑起保证飞行安全强有力的“铁三角,才能对我国民用无人机行业未来发展营造良好氛围。技术上方面,研发相应自动防撞规避手段,”如其他飞行器接近无人机后会自动拉开距离,或在无人机系统内嵌入含电子隔离栏程序的芯片,利用GPS精准定位,不能飞入预先设定的禁区。规章方面,要尽快完善相应的低空空域管理规章制度。依照管制空域、监视空域和报告空域作出划分,某些敏感区域飞行活动须申请,严格审批监管。在飞行行为上,无人机操作人员要有较强的飞行安全意识,对自己也对他人的生命安全负责,持证照上岗,发现问题应严肃追究机关人员责任。
权威机构预计,未来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超过千亿元。而无人机市场的火爆也引发了众多创业企业、上市公司以及互联网巨头腾讯、小米的介入。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有400多家单位从事无人机研发、生产和销售。在这样一个规模和潜力都不容小觑的市场,只有未雨绸缪,才能确保行业的良性发展。
更多精彩请点击: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