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11年追踪!央视首次披露"聂树斌案"诸多细节(10)

2016-12-10 19:11:19    央视网  参与评论()人

卢建平(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这个信号非常清楚,十八届四中全会对于我们刑事司法改革,确定了一些非常重要的任务,那么其中就包括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要强化证据裁判,要完善我们的无罪推定,要落实罪刑法定,那么从源头上禁绝刑讯逼供,那么这些都是由党中央的文件给我们司法机关指明的改革任务,那么这些改革任务怎么样落地,必须通过一个一个的这样的一个个案,包括这种我们说举世瞩目的聂案的这个平反这样的过程,那么使我们的公正司法,文明司法,这样的一些措施,这样一些理念真正变成现实。这个再审判决书它之所以这么多次的提到“证据”,一个它是凸显证据裁判,也同时暗含着你这个证据必须是合法的证据。

路一鸣:那这份迟来的最终判决,对我们国家这个法治进程您觉得有什么意义呢?

卢建平:那么聂案的这种再审最终得以平反,我觉得它还是给我们以很多的亮色,比如说在一个地方审判监督程序,或者说再审程序,遭遇重重阻力的时候,我们可以启动一个异地审查的这个机制,它可以突破这个地方保护主义,第二个呢就是,比如说我们现在最高法院的这种巡回法庭制,同样它也是一个突破这种地方色彩,把司法权变成一个全国性的一个权力,而不是一个地方性权力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制度。

路一鸣:11年的等待,聂树斌的父母已经风烛残年,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聂树斌案的平反虽然是一个个案,但它不是偶然,中共中央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后,司法系统正在以细致入微的态度积极务实的行动,大力落实党中央关于“健全落实罪刑法定一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的要求,不断“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努力通过具体的个案让每一位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的公平正义,与此同时,聂案的平反也为每一位司法工作者敲响了警钟,唯有尊重程序,敬仰法律,才能避免悲剧的重演,避免法治蒙羞,让正义不再迟到。

首页上页...7891010
(责任编辑:孙启浩 CN037)
关键词:聂树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