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聂树斌与呼格案惊人的相似,同样的令人深思(3)

2016-12-03 14:50:44  侠客岛    参与评论()人

追责

宣判之后,包括马云龙在内的许多人,更为在意的是应当立即启动追责程序。许多人在问,到底是谁在阻挠聂案昭雪?是落马的河北“政法王”

张越

,还是周本顺?无论如何,如侠客岛两年前写过的那样,

“很明显,有人意识到了错判,却迟迟不肯正视,甚至想继续隐瞒。”

在呼格案的报道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一个当年经办此案的名字。但在聂案中,诡异地,这些名字却始终模糊。也难怪很多人在问:迟来的正义还是不是正义?

从2012年2月22日起,法学教授徐昕(微博),在1200多天里坚持每天转发为聂树斌伸冤的微博。这条微博前后也被网友转发了60多万次。在他看来,“正义虽迟来,但仍为最高人民法院点赞。”

科幻小说《三体》里有一个场景:父亲带着儿子经过了一片武斗中死去的年轻人的墓地。两个人有这样一番对话:儿子问:他们是英雄吗?父亲说,不是。那他们是敌人吗?也不是。

儿子继续问:那他们是什么?父亲答,“是历史”。

道路

1994年,正是“严打”的时候。聂案平反,也让人们想起那个斑驳陆离的改革初年。

但今天的判决指出,即使按照当年的标准——“强调办案不要纠缠案件事实证据的细枝末节,而要卡死案件的基本事实和基本证据”,此案也足以判定为错案。因此,不能简单地把冤错案件归结为当时的历史条件。

冤假错案为什么容易发生?不少法学界专家认为,应当归咎于以往“以侦查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实践。在这种格局下,庭审过分依赖侦查卷宗笔录等书面材料,庭审流于形式,使得刑事诉讼通过法庭审理发现事实真相和保障人权的价值大打折扣。

这些年,我们已经见过很多冤案。聂树斌案、呼格案、赵作海案、佘祥林案、浙江张氏叔侄案、孙万刚案……

一起起冤案被复查,被平反,激发了社会对司法运作弊端的了解,有时甚至会给司法建设提供了改造动力和重构依据。

个案貌似微不足道,但是正义的基石。

只不过,不是所有人都有一个叫张焕枝的母亲为自己伸冤,也不是所有案件中都会有一个王书金出现。这些偶然性因素,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彻底破解的路径,只能从制度上入手,真真切切地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只有这样,才能打开从个案正义向制度正义迈进的通道。

毕竟,以生命为成本的进步太过巨大,聂树斌们也只能偶然性伸冤。个案成全了碑林,却没有成就道路。

正如张焕枝今天说的那样:“我等这个无罪判决等太久了。我很满意这个结果,可我儿子再怎样也回不来了,我很想他。”

(责任编辑:陈倩 CN030)
关键词:聂树斌呼格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