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生命在于运动。”
因为运动能把我们体内的白色脂肪变成米色脂肪,增加热量消耗,改善高脂饮食引起的代谢紊乱[1];运动还能提高学习能力,缓解阿尔兹海默病,防癌抗癌,甚至延长寿命。
现如今,我们更期待的却是“生命在于不动”。
虽然我们不想运动,但是运动带来的潜在好处,我们却一样都不想落下。好在科学家一直在想办法满足人类这种不合理的需求。
就在上周,哈佛大学医学院Bruce Spiegelman教授团队长达6年的努力,往满足人类上述不合理需求的方向上,迈出了关键的一大步。
他们找到了运动作用于人体组织器官细胞的受体,终于打通了运动有益健康的信号通路。他们的这项重要研究成果刊登在顶级期刊《细胞》上[1]。
与Spiegelman教授团队研究领域相同的生物学家Maria Grano则表示,“如果我们能由此开发出一种药物,给那些不能进行体育锻炼的人用,那就太棒了。”[2]
奇点糕想说的是,如果这能开发出那种药物,我们不想运动的人也想要。
Bruce Spiegelman
要说清楚Spiegelman教授团队研究的重要性,以及价值和意义,我们还得从不太遥远的1998年说起。
那一年,在哈佛大学医学院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已经任职16年的Spiegelman教授当时正在研究肥胖。他们团队在小鼠的棕色脂肪细胞和骨骼肌细胞中找到了一个叫做PGC-1α的分子,这个分子参与了棕色脂肪产热的调节[3]。
在随后的10年中,Spiegelman团队研究做的不温不火,围绕PGC-1α也做了不少工作。其中,他们发现PGC-1α的表达受运动调节[4],增加肌肉中PGC-1α的表达能减少小鼠年龄增长带来的肥胖和代谢紊乱[5]。这就在运动和健康之间架起了桥梁。
不过,推动我们认知升级的重大事件出现在2009年。
网友偶遇刘亦菲 网友发文称在日本新宿药妆店偶遇刘亦菲,并上传了一段视频。大呼:“标准的蹲姿,背挺得好直呜呜呜,这大概就是休闲便装都掩盖不了的仙女气息叭!”
无人游轮找到主人 12月18日凌晨,浙江一渔船在我国东海海域发现一艘漂在海上的豪华游轮。据浙江海事局最新消息,该船为马来西亚一家船公司从韩国购买的二手小型高速客船
孝子打工撞法拉利 据台湾媒体报道,新北市20岁林姓男子16日清晨送货恍神,连撞4辆法拉利,损伤最重的还是最贵的2800万新台币的F12车款,单一辆就可能修破760万新台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