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4月9日,对全世界的胖子们而言,是极具历史意义的一天。
那天,《新英格兰医学期刊》(NEJM)用3篇临床研究论文[6-8],颠覆了我们对成人体内棕色脂肪的认知。三个研究团队首次证实,成人体内不仅有负责消耗能量产热的棕色脂肪,而且这种棕色脂肪在成人体内也有正常的生理功能。
这三篇研究论文,让全世界研究肥胖的科学家意识到,调动人体的棕色脂肪有可能由于代谢类疾病的治疗,对于肥胖和二型糖尿病而言意义不可谓不重大。
PET CT下的棕色脂肪
Spiegelman团队加快了研究的步伐。之前近30年的研究积累,也让他们近水楼台先得月。
在2012年,Spiegelman团队宣布,运动诱导产生的PGC-1α,会刺激细胞产生一种叫做鸢尾素(irisin)的激素,鸢尾素作用于皮下脂肪,促进白色脂肪转化成米色脂肪[9]。
这个研究打开了研究运动与健康之间关系的大门。
很快,在随后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除了让脂肪米色化外,鸢尾素还被发现有保护神经[10]、增加皮质骨量[11]、减少骨丢失[12]等作用。
不过在什么样的运动能产生鸢尾素上,可以说是众说纷纭,有支持耐力运动的,有说抗阻运动才行的,还有说耐力运动和抗阻运动都能产生鸢尾素的[13]。
但要说产生鸢尾素最有效的运动,恐怕还是寒战了,毕竟鸢尾素的这条信号通路,本来是让人冷的发抖的时候,增加棕色脂肪的产热,保持体温[14]。在寒冷诱导脂肪米色化的过程中,除了交感神经,还有鸢尾素的作用!
既然鸢尾素的作用这么多,是不是打点鸢尾素就能当锻炼了?
遗憾的是,这个想法非常天真,因为鸢尾素在血液中的的半衰期还不到1小时。
Spiegelman的团队明白,找到了鸢尾素,还不是终点,他们需要在细胞的表面找到鸢尾素的受体。一旦找到了这个受体,他们就可以靶向这个受体开发药物。
其实早在2012年发现鸢尾素时,Spiegelman就注意到,鸢尾素在不同的哺乳动物中高度保守,小鼠和人类的鸢尾素100%完全相同。作为对比,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瘦素,在小鼠和人类间的一致性分别只有85%、90%和83%。
这样的高度一致性,一方面反映了鸢尾素高度保守的重要功能,另一方面也让Spiegelman猜测,它的作用很可能是通过一种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事实确实如Spiegelman所想。
网友偶遇刘亦菲 网友发文称在日本新宿药妆店偶遇刘亦菲,并上传了一段视频。大呼:“标准的蹲姿,背挺得好直呜呜呜,这大概就是休闲便装都掩盖不了的仙女气息叭!”
无人游轮找到主人 12月18日凌晨,浙江一渔船在我国东海海域发现一艘漂在海上的豪华游轮。据浙江海事局最新消息,该船为马来西亚一家船公司从韩国购买的二手小型高速客船
孝子打工撞法拉利 据台湾媒体报道,新北市20岁林姓男子16日清晨送货恍神,连撞4辆法拉利,损伤最重的还是最贵的2800万新台币的F12车款,单一辆就可能修破760万新台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