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2016全国两会 > 2016两会滚动新闻 > 正文

环保部部长陈吉宁答记者问(实录)(8)

2016-03-11 12:09:10  中国网    参与评论()人

陈吉宁:

去年11月,大家注意到中央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会议上把坚持保护生态、实现绿色发展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六大基本原则之一,要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些为下一步如何解决好西部在脱贫过程中、在发展中解决好环境问题指明了方向。从环保部的角度看,主要有三个方面要加大力度:

陈吉宁:

一是大力推动结构调整,加快绿色发展,严守生态红线。我们在这些地区,在发展中要避免东部污染的产业进驻到这个地区,要守住一些非常必要的生态空间保护区。二是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湿地保护与恢复、退牧还草等重大生态工程,提高贫困人口的参与度和受益水平。三是要加大生态统筹力度,建立统筹推进环保与扶贫的制度体系,增加这些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开展贫困地区生态补偿综合试点,要健全公益林的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完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通过好的生态补偿机制来引导和鼓励这些地区的群众走向生活富裕、绿色发展之路。谢谢。

路透社记者:

有一位政协委员建议中国要提高环境保护税,现在的税率好像太低了,他说不会覆盖电厂环保改造的成本。我想问一下,您同意他的观点吗?如果这个税率提高的话,企业的负担会更重吗?

陈吉宁:

谢谢您提问。你们可能注意到,全国人大正在起草环境保护税法,核心的目的不是为了增加税,是为了更好地建立一个机制,鼓励企业少排污染物,多排多付税,少排少付税。这项工作在国务院分工中是财政部牵头,据我所知,现在整个工作正在积极推进,环保部下一步会配合财政部做好相关的工作。这项工作也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包括企业的意见,尽快从过去传统上环保收费的体制转到从税的角度解决环境问题。谢谢。

楚天都市报记者:

我们知道今年一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提到长江经济带发展问题,要求共抓长江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请问,在国家层面如何尽快将长江经济带的环境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何解决上游污染、下游治理的怪圈?

陈吉宁:

谢谢您提问。总书记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今年先后两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这是总书记对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提出的明确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坚决贯彻执行。

陈吉宁:

坦率地讲,当前长江流域开发和生态安全保护之间存在着非常尖锐的矛盾,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流域的整体性保护不足,破碎化、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在加剧。第二,污染物的排放量大,风险隐患大,饮用水安全保障的压力大。第三,重点区域的发展和保护的矛盾十分突出,重点湖泊富营养化,一些城市群的大气污染形势严峻,为了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我们正在抓紧编制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这个规划就是要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中做好保护的顶层设计。

陈吉宁: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流域的统筹,还是要守住空间、总量、准入三条红线,首先不能出现结构性和规模性的问题,率先划定沿江各省市生态保护红线,确定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上限和阶段性目标,根据上中下游的生态环境状况提出差别化的环境准入条件,制定重点区域产业发展的负面清单。二是要深化环保体制机制改革。长江要构建监测一体化的格局,统一布局建设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要开展环保督察巡视,重点是落实省级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借鉴我们国家的第一个生态补偿模式,即新安江流域的水环境补偿模式,探索建立长江流域上下游生态环境补偿的新机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