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2016全国两会 > 2016两会滚动新闻 > 正文

环保部部长陈吉宁答记者问(实录)(6)

2016-03-11 12:09:10  中国网    参与评论()人

陈吉宁:

其次,对老百姓反映突出的劣五类水体,特别是城市黑臭水体要限期解决。我们正在会同住建部落实这项工作,也会形成一个信息的平台,定期向媒体公开全国各地黑臭水体的名单和治理情况。

陈吉宁:

第二,还是要抓好预防,解决源头的问题。我们的问题还是在发展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所以首先要解决好新增的、新发展的这部分不要再带来新的环境问题。我们主要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即画好框子、定好界限、明确门槛。所谓画框子,要做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做好规划环评对空间的约束,要明确哪些地方可以上项目,哪些地方是有条件地上项目,哪些地方是红线,坚决不允许任何项目落地,要给我们的子孙后代保留下珍贵的自然资源。所谓定界限,这个界限就是确定重点行业重点地区的污染物总量界限,让污染物排放框在环境容量之内,守住这个底线,我们的环境质量才能好转。所谓准入门槛,什么项目进来要满足环境标准的要求,所以我们要推动敏感区域的产业负面清单,通过负面清单、通过环境标准来优化我们的产业结构、推动我们的绿色发展。

陈吉宁:

第三,突出重点领域,强化治理措施。这里面包括两大块:一是我们要解决好工业、城市、农村,特别是包括船舶、港口等领域的污染排放问题,包括您刚才谈到的重污染企业,主要有10个行业,由于时间关系就不一一介绍了。二是结合国家确定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推动污染问题的解决,以十大重点行业、十小企业和工业园区为重点,开展企业达标排放工程,通过企业的达标排放来解决工业企业偷排偷放、污染不达标的问题。

陈吉宁:

第四,改变管理方式。现在我们的环境管理还是比较粗放式的,所以我们提出了“五化”,即科学化、系统化、法治化、精细化和信息化,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

陈吉宁:

第五,严格落实地方和企业的责任。两个责任都是环保法明确规定的,地方政府对本地的环境质量负责,要落实这个责任,企业要落实企业守法的责任。我们要加大督政的力度,加大对企业检查的力度,确保企业按照排放标准和许可满足环境的要求。通过这样一些工作,我们来逐步解决今天面对的水污染问题。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我们知道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实施已一年有余。我想请问陈部长,新环保法实施的效果如何?是不是像您去年这个时候在这里表态的那样,真的长出了钢牙利齿?

陈吉宁:

谢谢您提问。去年是环保法实施的第一年,社会各界对环保法的实施给予了高度关注,环保部也把去年列为环境保护法的“实施年”,我们制定了专门的工作方案,每两个月环保部开一次部长专题会,研究在环保法实施过程之中出现什么问题、怎么解决问题、还需要形成什么样的细化政策来推动环保法的实施。我们每月也向媒体公布环保法的执行情况,曝光典型的违法案例,全力推动新的环保法的实施。

陈吉宁:

从一年实施情况来看,我们认为还是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的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我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第一,牵住牛鼻子。牵住牛鼻子就是要落实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责任。刚才我讲了,这是环保法第六条的明确规定。只有落实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责任,地方政府守法了,企业才能更好的守法。大家可能注意到,去年我们加大了督政和公开约谈的力度,环保部对33个市(区)开展了综合督察,公开约谈了15个市级政府主要负责人。不只是环保部部里这样做,我们也督促各省(区、市)对30%以上的地市级政府进行了环保督察,对31个市进行了约谈、20个市(县)实施了区域限批、176个问题挂牌督办。通过这些督察、约谈、督办,应该讲,有力推动了地方政府环保责任的落实,也解决了一批突出的环境问题,使区域环境质量得到了提升。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