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2016全国两会 > 2016两会滚动新闻 > 正文

环保部部长陈吉宁答记者问(实录)(5)

2016-03-11 12:09:10  中国网    参与评论()人

陈吉宁:

我们今天仍然有一部分干部认为环保和发展是对立的,所以今天开场我就讲了,它不是对立的。还有部分人认为环保是包袱,抓环保就会影响GDP,就会影响发展,存在着不能为、不想为、不敢为的问题。现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就是要解决从过去的粗放式发展、从追求量到追求质的这样一个变化。但是我认为这个“质”不仅仅是经济质量的“质”,好的经济质量也是好的环境质量,同时它体现了“五大发展理念”这样的质量。我们过去经济一枝独秀,其他发展滞后,存在突出短板,这条路已经走不下去了。所以要看到我们到了这样一个阶段,要用好环保这个抓手,推动我们经济转型升级。大家看到环境今天是短板,但是它也是机遇。

陈吉宁:

我过去讲过,从来没有污染的产业,只有污染的企业。今天的技术快速发展,生产规模得以迅速的扩张,只有让那些污染的企业退出市场,才能给好的企业留出发展的空间,这些企业才能够专注于其他的创新,专注于提高产品质量,才能够避免在我们的发展中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国际经验是这样,中国经验也是这样。大家可以看不论是浙江铅蓄电池污染整治,几年的时间,关闭淘汰了220多家企业,淘汰了80%多,产业变好了,污染大幅度下降了。再看山东的造纸行业也是这么走过来的,兰州的大气治理也是这么走过来的。

陈吉宁:

我过去讲,如果我们做一个坐标的话,横坐标是环保,纵坐标是经济发展,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城市、越来越多的地区、越来越多的企业落在了第一象限,经济发展也好,环保工作也好。但是我们还有更多的地区和企业现在在第二象限,经济发展起来了,但是环保没做好。还有个别地区经济没做好,环保也没有做好,但是又经常说我因为抓环保了,所以经济滑坡了,但是我们也在看,其实环保也没有抓好。当然我们还有一些贫困地区,生态质量非常好,但是发展还没有上去。环保工作解决经济和发展之间的矛盾,就是怎么样形成一个内生的机制,推动我们的发展从第二象限、第四象限进入第一象限,而不要掉在第三象限。谢谢。

新华社、新华社客户端记者:

在提到环保问题时我们通常提到一个词,叫做绿水青山。在我国广大的江河湖海和地下水资源系统当中,水污染的问题一直显得非常突出。我想请问环保部,对于水污染特别是工业废水偷排的问题有哪些具体措施和思路来满足老百姓对于绿水青山的期待?

陈吉宁:

谢谢您提问。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污染防治工作,大家可能知道,去年4月出台了“水十条”,共涉及到35个方面、238项具体措施。“水十条”对我们一直到2020年水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的部署,这是一个顶层设计。目前我们正按照这个部署把它分解到各部门、各省(区、市),目的就是要把“水十条”落实好,扎扎实实地做好。目前已经有了细化的方案,出台了一批配套的政策,一大批治理的工程也陆续出台,下一步我们主要从几个方面做好水污染的防治工作。

陈吉宁:

第一,还是要坚持问题导向。要着重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和群众反映最强烈的这样一些问题,而且要尽快解决。这里面有个叫“1+2”的工作重点,“1”就是要保证饮用水安全,所以我们要全面公开饮用水安全的相关信息,实施从水源到水龙头的全程监管。“2”是指好、差两头。首先要保住好的水,我们有一个良好湖泊水体保护计划。其实保护好的水比解决被污染的水更难一些,它面临更强的发展冲动。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