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面,我们加强监管,强化高校内部治理和自我约束的机制。我们担心一放就乱,现在只要把高校的章程建起来,把高校的机制建立起来,使高校的治理体系完善起来,就能够放给它,不会乱,它就能接得住、管得好。比如刚才说的经费管理,我们实施几年下来,高校整体上是有能力把经费管好的。新专业的设置和硕士学位的调整,以及学科的调整、重点项目的确定、科研项目的决定、教改项目的决定等等,我们把权力下放给学校之后,到目前为止学校都管得很好。比如以前一个学校申报科研项目,可能是一个具体的老师对着教育厅来申请,一个团队对着我们来申请,比如A校根据历年的情况可以申报50项,A校自己组织去评比,学校根据学校学科发展的特点,结合自己的优势,50项应该怎么安排最合适,最符合学校的发展,学校有自主权就可以自己做了。人家会问,学校的科研处、教务处会不会成二政府,会不会出现乱的问题?但是实施几年,我们认为学校很自觉,总体上还是令人满意的。我就回答这些,谢谢大家。
贵州广播电视台记者:
谢谢主持人,我的问题是提给郑强校长的。刚刚郑强校长提到贵州大学章程这样的话题,我也查阅了教育部官网公布了47所大学的章程,在我看来这些章程是各具特色,但是内容很繁多,请问郑校长,大学章程的看点究竟在哪儿?章程在大学治理中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谢谢。
郑强:
谢谢。刚才实际上我已经回答了,高等教育有普遍的规律。说实话,我虽然是一个校长,但也是一个公民,我最担心的是要避免出现全国的章程都差不多,有几个样板大家都去抄。实际上真正要做章程就要讲实用性、可用性、可操作性,还有一点是特色性。我们大学有它的结构,有校长,下面有很多教务处,结构上大家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就结构而言,作为一个中西部的大学,大家知道我是从浙江大学去的,我的贵州大学是不能办成北大、清华、浙大的,我们可以学好的,但是有一点,地方高校就得把自己主要的目的设立为培养本地急需人才、培养能够服务贵州社会发展的人才,这就是结构的调整。比如说,到底成立什么系,前几年大家都一样,看到哪个热闹都去干。我说贵州大学就应该把看热闹的眼睛盯到贵州,比如贵州大数据,在全国率先要把大数据产业做好,大家都叫计算机系、信息系,我的调整就是把我的信息和计算机人才的培养调整到大数据方面。最近贵州的苗药,地方民族的药品很受欢迎,我们就要培养这方面的,这叫教学结构,培养人才的结构要调整。
另外一个是要出新,这个新不是标新立异,而是要充分地体现师生诉求。到底这么几十年办下来,我们说权力要下放,权力不能关在笼子里,权力不能任性,实际都在讲这些,大学更要体现民主办校的思想和精神,实际我在第一个问题里已经回答了。我为什么在这儿说,因为我也担心我的一些奥妙,有些新的想法,马上有人都一样了,那叫千篇一律。我在这儿跟记者朋友们讲所有权就是属于我的。我觉得有几条的确是新的,能够让师生参加办公会议,我在好几个大学当过校领导,当过教授、院长,我知道很多学校没有。第二,听证会议制度,这一点我也应该讲,也是一个很好的监督。第三,我们当然不能去走西方的路,我们是自己的大学,中国的大学,我们在中国体制下、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这个总的体制下,我们要充分体现广大教师对大学干部的监管,我觉得是符合中央和这次《政府工作报告》的精神的,比如有权力对不称职、失职的领导提出罢免的建议这一条,据我所看到的大学章程,它也是首创。不见得中西部你们认为落后的地方一切都落后,遵义会议就是在贵州开的。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