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两会_中华网新闻

全国人大代表谈完善高等教育治理结构记者会实录(9)

2015-03-13 13:23:11    人民网  参与评论()人

四川电视台记者:

我非常关心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异地高考问题,所以想请问沈健厅长,江苏在这个问题上进展如何?谢谢。

沈健:

谢谢你的问题。我理解你这个问题关乎教育公平,因为教育公平是整个社会公平的基础,一个孩子能不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关系到家庭的未来,也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外来务工人员为我们流入地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作为当地的政府,理所当然要尽最大努力为他们,也包括他们的随迁子女接受教育提供公平的机会。早在2012年12月,根据中央的要求,我们江苏省省政府办公厅已经转发了教育厅和相关部门,有关来苏务工就业人员随迁子女参加考试接受教育的通知,根据这个通知精神,从2013年开始,在我们江苏的外来务工和就业人员的随迁子女,他们只要取得了江苏的高中学籍,接受了完整的高中阶段的学习。为什么强调这一点,因为我们现在实施的基础教育是在国家的统一课程标准的前提之下,各地是可以编写符合国家课程标准的教材,并且各市的教育局可以自由选用,绝大多数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的省份还实行了经过国家同意是分省的命题和考试,因此让他们有完整的高中阶段的学习经历,主要是让他们在江苏如果报名考试,和本地高中生一样的话,都可以同样顺利的反映出他们考试的真实能力和水平,能够顺利录取。

当然,对于外来务工人员还有两个要求,一个是要有固定职业和固定的居住地,这里面包括租房的,就可以报名。我有几个数字说一下:2013年我们实行这一个政策以后有347名外来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在江苏报名参加高考,有263名符合条件的学生被在江苏招生的高校录取。2014年有3002名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江苏报名参加高考,有2309人被符合条件在江苏招生的学校录取。2015高考的报名工作已经结束,目前有7454名符合条件的来苏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已经报名了,准备在江苏参加高考,他们的录取情况将要根据他们考试的成绩和在校学习的表现综合评价给予录取。

我们下一步将按照《通知》精神,继续做好随迁子女在江苏参加考试和录取各个环节的工作,切实的保障他们接受教育的合法权益。谢谢你。

中国教育电视台记者:

这个问题想问郑强代表。中国作为人口和大学都非常多的国家,我们大学的排名和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都相对于落后,您对这个现象怎么看?另外,通过完善高等教育的治理结构,能不能破解这一难题?谢谢。

郑强:

我觉得大家应该以正常心态、平和心态来看待大学排名,就看你的内心。我现在看贵州大学的排名,我以前工作的大学,一个四川大学、一个浙江大学,我把他们的排名都当做贵州大学前进的动力。实际上五花八门的排名大家不要特别看重,现在的排名主要是综合排名,十项全能和五项全能或者七项全能,实际上重要的是大学办出特色,我相信大学校长都会这么看。有特色的大学就是好大学。当然你说看不看总量,要看,就像我刚才介绍的,我去了贵州大学就把白酒学院建立了,那就是中国的黄埔军校,北大、清华,哪个好大学能够整个白酒整到贵州这么好,不容易。但是我其他比不过,没关系,这是我对排名的一个看法,要有平常心。

关于中国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或者大学的创新能力,我也是这么想,也要有平常心。这和一个国家的发展阶段性是有关系的,我还是这个观点。当一个国家的民族整体文化没有夯实的时候,即使出一个诺贝尔奖,也不代表这个国家真正科技的强盛。我觉得随着30年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到美国,到世界各地,大家有口皆碑,中国的高等教育和中国的整体教育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的,这点请你们相信。我刚从牛津回来,他们所有的教授都讲真话,说如果不是教育的发展,怎么能给我们教育了这么好的中国年轻人,到外国来,让我们看到高兴。英国大概有20%的大学要倒闭,这是事实。所以我觉得中国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积累。同时我们要有正确的观点,就是大学的培养总体是培养健康的人才,心灵健康。我们觉得技能重要,专才也重要,但大学的根本还是大多数人民受到基本的教育和人格的树立,生活美满的心灵的陶冶。

两会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