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外卖员爬22楼比电梯快 过年不回家称受委屈是正常的

2017-11-10 17:16:00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如果用餐高峰期从城市上方俯瞰地面,身着红、黄、蓝等各色统一服装的身影出现在餐饮商户与大街小巷间——这是“追时间的人”外卖骑手。他们骑摩托或驾电动车,车后印有logo的方形保温箱里放着客户的餐食。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在线订餐用户规模达到2.56亿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外卖骑手数量已突破1000万人。

从补贴圈地走向比拼用户体验的综合运营能力,外卖江湖进入了发展下半场。其中,送餐速度成为提升用户体验的重要竞争点。

关于骑手们发生交通意外、等电梯急哭等新闻也随之而来,这背后隐藏了外卖平台的不平等用工制度以及低价竞争的不良循环问题。外卖员的权益应该如何受到保障,是外卖行业告别野蛮生长的转折点。

过年不回家,爬22楼比电梯快

11月的广州一夜入秋,天气逐渐转凉。

早上9点半召集的早会,通常是骑手们一天的开始。对于送餐装备的检查,安全骑行的提醒,前一天送餐出现了什么问题,当天预计有什么特殊情况,都会在早会上听到。

早会结束后,唐明根打开APP开始接单,“上面派单必须接,没有不接的。”美团外卖自营平台要求员工无条件接单,每天有3次转单机会,配送范围控制在3公里以内。11月8日中午,唐明根就接到一个单从北京路送至火车站,这花费了他一个小时。

准备出发去商家接餐的唐明根。

“平台支付我们底薪保证资金,我们无条件接单保证效率也没错。”作为广州南越宫站的“接单王”,27岁的唐明根曾创下站里今年连续几个月接单量第一的记录。最多的一个月,他完成了1200多单外卖的配送。1年多的工作以来,月薪都在6千元以上。

“远不怕,就怕难送。”对于外卖员而言,交通路况、天气条件、电梯门禁等,每个变量都影响着抵达的速度。

医院和写字楼的送餐,是唐明根觉得最难的送餐地址。等电梯队伍太长,坐电梯耗时久,有时还要绕一大圈去地下停车场乘坐货梯。1月,一条外卖小哥手提外卖的视频在网上流传,疑因送外卖超时,着急得在电梯里面边跺脚边哭。

这种临近送达时间的情况下,唐明根往往选择爬楼梯,最高一次爬上了22楼,“这比坐电梯快,送完后下来发现电梯门口还排着长队。”

说话达人秀节目曾有一期的辩题为“恶劣天气点外卖我有罪吗”,讨论极端天气下点外卖的问题。在唐明根看来,他太喜欢下雨天了。“一般这种天气会‘爆单’,虽然辛苦点,但是挣得多。”最多的一次,他同时接了12个单。

工作12小时以上,因为劳累在等待取餐时间休息的外卖员。

17年过年,唐明根没有回家。老家在湖南邵阳,过年期间他选择了留在广州继续送外卖。200人的站点,只剩下12个人值班,负责从西门口到农讲所区域内的200多个商家。

“很多人过年时点外卖,我们晚上9点半就关闭了接单系统,但到11点多还在送。”唐明根说,餐品除了放在电动车的后备箱里,车头、把手上都挂满了,需要一直坐在车上保持平衡,只能让顾客自己下来取餐。

过年期间的单量大到连续好几天从上午10点到晚上9点,唐明根都没有吃饭。“即使超时,说明情况后顾客还是坚持等餐。”有一单的配送时长甚至达到了2个半小时。

当然,辛苦配送的补偿是几乎每一单都有大额补贴,而且比平时的翻了四番。唐明根2月和3月领取了过万的薪酬。

“明年我不敢值班,太恐怖了。”大单量带来的忙碌也制造了很多无奈,唐明根计划过年还是回家多陪陪家人。

“受委屈是正常的”

三年前,外卖领域成为风口,美团、饿了么、百度外卖等不约而同地开启了声势浩大、旷日持久的价格战,曾经三大平台全国日订单量约达2000万单。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烧钱补贴用户的路已行不通,拼服务成为每家平台的重要着力点。

头盔、工服、黑裤、黑鞋、外卖箱、工牌、健康证,这是美团自营平台外卖员的送餐装备。

赵越告诉南都记者,外卖员的指甲、头发及胡须都必须符合规定,以求为顾客留下良好印象。

为顾客送餐的赵越。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