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那些写小说的官员们(2)

2016-09-27 07:28:19  法治周末    参与评论()人

“如果字是横着签的,意思是‘可以搁着不办’;如果是竖着签的,则要‘一办到底’;如果在‘同意’后面是一个实心句号,说明这件事必须‘全心全意’办成;如果点的是一个空心句号,百分之百办不成。”在谈到官员签字潜规则时,姜宗福说。

汪宛夫也坦言,局外人很难去了解真正的官场。所以写出来的小说可能好看,但是在圈内人看起来就非常可笑,因为一些官场的基本常识都会搞错。

汪宛夫举例说曾看到过一本官场小说,名字叫《副省长的女秘书》。“一看这书名就知道是个外行写的,因为国家有严格规定,官员是不准配异性秘书的,写这本书的作者明显不了解这种官场内的常识。”

“我在纪检机关20年,具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不需要很累,我在写作过程中,可以说信手拈来,不需要太多地去关注这个事情。”汪宛夫说,他小说中写到的很多细节都是真实的官场现象。

微妙关系:

担心有人对号入座

不过,虽然二十多年的官场经历让汪宛夫有足够的素材去布局他的小说,但问题在于,小说是生活的比喻句,但是却不能让所有人都看出来。

事实上,身为官员,很多时候写小说不仅是考量文字的功底,更是做人为官的智慧。汪宛夫就表示,自己在官场,去写这个官场,最重要的就是把握真实和艺术之间的度。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在《芝麻官悟语》的序言中的一句话或许可以体现这种困难,他说:“这本书有点稀奇,因为这是一个最没有条件写书的人,在一种最不适合写书的环境中硬挤出来的。”

李春元也同样坦承,现实比他的虚构世界要丰富得多。这位长年做宣教工作的正处级官员深谙表达的分寸,而身边的人时常比他还要谨慎。经常有人提醒他,“李局长这个是不是写得太猛了”。他则吸纳民意,“再往回收收”。

尽管如此,李春元还是生怕有人对号入座,小说里的地域名称也用字母代替,“但还是会有人对号入座”。

作家刘毅十多年前写小说时还是一名正科级干部,他后来跟媒体坦言,当时小说中的人物根本不敢触及县级领导,主要原因就是担心有人对号入座。

“如果我的小说人物写县级领导干部,因而被某个县委书记、县长对号入座,给我穿‘小脚鞋’,那我就很难过了。但是写乡镇不同,即便有人对号入座,或者对我不满,也不敢把我怎么样。这其实是一个很无奈的选择。”刘毅说。

“特别是官场小说,尤其要处理好这方面的关系,从以前的作者来看,因为处理不好,惹了麻烦。其他小说写了真实的人物没关系,反腐文学尤其要处理好这种关系。”汪宛夫同样感慨。

和刘毅一样,汪宛夫过去的官场小说写的都是低层的干部,写处长、局长较多。后来的小说《国色》写了一个省级干部。他说,以前这本书有一个副标题叫“省委副书记”,但是出版的时候去掉了,因为从出版角度看,“太扎眼”,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我写了20年,写《国色》前封笔5年积累,才敢下笔去写一个省级干部。”汪宛夫说,做官做得越高,水越深,写官场小说也一样,写得越高,需要的道行越深。

作者态度:

大多低调,少数辞职

因此,或许是出于规避风险等方面的考虑,官员作家们大都比较低调,不仅外界不了解他们的具体身份,在单位内部也大多选择低调处理,甚至隐瞒自己的创作。

《侯卫东官场笔记》的作者张兵就在很长一段时间不愿意向外界公布他的具体身份。在2012年2月的一篇报道中,张兵当时的职务是重庆永川市政园林管理局副局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