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小手机 大变革——中国人的“智”生活:智能手机为互联网金融插上翅膀

2017-09-06 10:07:34    国际在线  参与评论()人

没有房租,雇佣有限的员工,大幅减少中间环节,采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升对风险的定价和识别能力,降低银行运营成本,贷款利率十分有竞争力。曹彤表示:“上市银行的像管理成本,大概会在整个的成本中大概会占到1/3左右,我们可能会较大幅度的压缩,成本会降低,它会直接反映在利率上,可以反哺给小微企业,反哺给普通老百姓。”

相比传统金融体系重点服务其20%用户,互联网金融则同时为其余的80%的用户提供金融服务。在技术的帮助下,手机支付更加方便,信息披露更加及时,成功地解决了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老难题。互联网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王维东表示:“像银行业,它的盘子实际已经非常大了,而且它所针对的核心用户群体是20%的高端群体,包括个人,包括企业,剩下的空白市场,比如说草根阶层,包括微型企业,他们都是有很强烈的资金需求和接受金融服务的一系列需求。”

正是看中这一新机遇,2013年,热衷于移动互联网创业的申磊进入互联网金融领域,他说:“主要看到了互联网金融巨大的创新空间,互联网理财客户能够接受通过互联网理财这么一种新的途径,中小企业有巨大的融资需求,同时互联网金融为他们提供了全新的融资通道。”

在申磊看来,提供金融服务最重要的当属安全性和风险预防,为此,公司设立了三层风险分摊机制,申请融资的企业首先需要融资担保公司和平台对其审核,再由公司对企业的资质和资产情况进行评估之后方可放款,确保企业借款额控制在偿还能力之内。申磊说:“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实际上是金融,而金融的本质就是风险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保护我们的投资人,同时能够筛选出优质的借款人。”

为全面保障金融安全,2016年,中国出台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不少资质不良的平台在严格监管下陆续撤出互联网金融领域。在国家金融创新实验室副主任殷剑峰看来,互联网企业特别是没有互联网技术基础的非金融企业,会从金融行业消失,但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改变中国经济运行技术结构的互联网金融业,一定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