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燕然勒石”的意义是什么?(3)

2017-08-18 16:57:16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古代国家的边界意识并不像今天这么清晰,寸土必争的前提是现代地理科学和地图测绘技术的诞生。但这不是说古代不存在明确的国家边界,在人口稠密的农耕区域,别说是国界,就是一级行政区的区界也可能是清晰的,但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比如高山峡谷、荒漠冻土,包括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原上,一些国界并不清晰。比如中原王朝对北方游牧民族的疆域意识,与其说存在“地理国界”,不如说是一种想象中的“文化国界”。

古代中国人对疆域和地理的看法基于一种文化辨识,便是所谓的“华夷之辨”。尤其在遇到军事威胁时,文化上的中心论往往能让古人产生自信宽和的观念,这不同于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主义。以西方视角看待汉匈关系,从民族主义立场揣测古人所思所想并不合适,这也是为什么燕然勒功之后,汉朝无意侵占匈奴疆域,只是夺回“失地”——传统意义上的大漠以南的疆域。这固然有自然地理上农牧分界的因素,但也与文化观念有关。既然匈奴已经被击溃,其中一部分匈奴人也愿意汉化,也就不存在明显的矛盾了。况且,司马迁叙述的历史观对知识分子影响实在太大——既然匈奴的祖先也属于华夏一脉,本是一家人,只要让其归化便可。

另一个问题是,为什么燕然勒功会被视为汉朝军事能力威慑的极限,“虽远必诛”的“远”为何会定在这里呢?其实,相比汉朝军队向漠北的深入程度,后世很少有中原王朝能将兵锋所指达到同样的程度,甚至连幽云十六州都控制不了,何谈更广阔的纵深。燕然勒石是当时匈奴人军事力量集结的地方,再往北并非无人居住,只是汉朝没必要再往北打了。在匈奴西迁康居的时候,原来匈奴势力范围的北部还有坚昆、丁零,东部有新崛起的鲜卑,以及更东面的肃慎,而最北面的丁零,也只不过在贝加尔湖附近,这已经是中原人对地理了解的极限。所以,在燕然勒石击溃匈奴,以“天下”观念视之,已经到达可统摄范围的极限,已经逼近地理认知的北界了,由此认为“天下”都归汉也未尝不可。

“文化国界”还存在于古人对异邦的想象中。匈奴有没有侵扰过更北方的蛮族,其统治范围的北疆界限,似乎一直没被纳入古人的精准描述里。即使是出使西域,在当时也有地理发现和探险的意味,更不用说向更北方的探索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