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从重民到惠民的思想脉络

2017-08-18 07:27:56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吕氏春秋》作者认识到在治理国家中,民众是不可缺少的,如失去民众,就丧失了治国的根本。《吕氏春秋》云:“宗庙之本在于民”。历史证明,君主只有“忧民之利,除民之害”,才能统一天下。《吕氏春秋》中关于重民的思想,是吸取儒家的“仁者爱人”的思想。这就是对于民众仁爱的人,做事就会很顺利,无所而不往。

保民、惠民思想

先秦时期,与重民思想紧密联系的是保民、惠民思想。统治者在治理国家中,重民思想是其实施政策性工具的指导,是对被治理者——民众的定位;而保民、惠民思想是实施政策性工具的依据,是治理者对待被治理者的政策。

周公治理国家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保民”,如他反复强调的“用保乂民”“用康保民”“应保殷民”“惟民其康乂”,以及“裕民”“民宁”等,总之,通过保民使民众安宁、富裕。

周公保民的具体政策思路是“明德慎罚”,这一政策思路的落脚点是关心民众之疾苦。周公提出:“恫瘝乃身,敬哉。”意为要把民众的苦痛看作自己的苦痛一样,加以重视。周公强调治国要体察民情,“知稼穑之艰难”“知小人之依”“怀保小民,惠鲜鳏寡”。这就是要知道耕作的艰辛,关心人民的疾苦,特别是对孤寡老人,应另加照顾。

先秦时期,从总的情况来看,各诸侯国普遍存在着地广人稀的情况,因此,农业生产缺乏劳动力,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各国重视采取惠民政策,以安定本国民众,不使他们迁徙到国外;甚而竞相招徕他国之民来本国从事生产。《商君书·徕民》载:战国秦昭王时期,秦国地多人少,田宅有余;三晋地少人多,田宅缺乏。但是,三晋之民即使是想得到田宅也不愿到秦国来,这是因为秦国太苦。所以,有大臣向秦昭王建议对外来之民实行“利其田宅”“复之三世”等优惠政策,以招引三晋之民。秦国如能用新招来的民众从事农耕,用原来的秦民对外作战,那就能获得“富强两成之效”。

为了治理好国家,《吕氏春秋》作者也提出君主要有爱民之心,实行德政。这种爱民、利民、行仁义德政的实质,是要求统治者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应该有一个限度,如超过了这个限度,必然会引起人民的反抗,其结果是“以罪召罪,上下之相仇也,由是起矣”。正如《吕氏春秋》所说的:“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