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15年间 新华社记者见证伊拉克艰难重生

2018-03-21 06:56:02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乱世狂欢】

社交媒体事实证明,“曙光”只是海市蜃楼,国家重建的“阵痛”实在太长。连续多年,教派仇杀、恐怖袭击等暴力事件层出不穷,让伊拉克人感到麻木和无助。

新华社记者张伟回忆,他驻伊拉克时,唯一能让这个国家举国欢庆的事情,是伊拉克国家足球队2007年7月奇迹般夺得亚洲杯冠军。

从小组赛到决赛,伊拉克人疯狂庆祝每一粒进球。在巴格达分社驻地看电视转播,只要伊拉克队获胜,准能听到庆祝枪声,如同春节鞭炮声。伊拉克队夺冠后,密集枪声足足持续20多分钟。人们不顾恐袭风险,涌上街头游行欢庆。

“那是一场乱世中的狂欢,是饱经战乱的伊拉克人一次情绪爆发和宣泄,更是受尽欺凌的伊拉克人一次集体暗示和激励:既然伊拉克国足可以夺冠,伊拉克人就不比别人差,这个国家就还有希望。”

短暂狂欢后,还是要回到残酷现实。教派和解、国家和平依然显得遥不可及。

  【骄傲之心】

2009年,美国改变在伊拉克的“任务”。在时任驻点记者宋聃看来,“美国准备给这个被打残、奄奄一息的国家摘除体外循环机,拍拍它的肩膀说‘你自己站起来,走两步试试’”。

只是,这个曾孕育令人叹为观止的古代文明的国家,已形神俱毁。

宋聃说,战前伊拉克教育水平不错,英语普及率较高。为新华社工作至今的贾迈勒等老雇员、她采访过的巴格达大学教授都英文流利。这些人在老去,而他们下一代中坚青壮年在战乱和恐袭中、在西方媒体所谓“低限度战争”中消耗殆尽。

她印象最深事,是去伊拉克中部沙漠一处历史古迹采访。那处遗迹形似墨西哥金字塔,风沙掩埋基座。一名老人灰头土脸,不知从哪里冒出来,递上一份自己打印的破破烂烂的简介。老人说,他是巴格达大学历史学教授,战争爆发后,为了保护古迹,带着妻子和孩子四口人举家搬迁,在这片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沙漠上盖了栋小房子,每天守着那里。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