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理查德:“汉字叔叔”和他的汉字情缘

2017-12-24 08:35:37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他告诉记者,他在中国遇到过一些书法家,会写很漂亮的篆体字甚至甲骨文,但和他们交流后发现,其实他们对那些汉字的真正含义并不了解。在他看来,这样的书法家更像是艺术家:“他们只是在‘画’漂亮的字,而我要探究的是,这个字从何而来。”

其实,汉字的起源可追溯到6000年前,从甲骨文、金文开始,到隶书、草书,最后演化成现今通用的简体字,期间共经历了至少9种字形的演变。在理查德看来,自使用简化字起,其实绝大多数中国人并不了解、也无心了解汉字演变背后的真正故事,这是他非常担心的。“几千年来流传、演变至今的传统文化,如果现在大多数中国人都不感兴趣,不知道它们背后的故事,那它们还能再流传多久? 我担心,再过一百年,现在你们用的简体字也会不复存在。”理查德说。

一种坚守激励前行

理查德有个习惯,无论走到哪,他都会随身带一个本子,逢跟人交流时就会写下几个汉字的演变过程,来激起对方的好奇心。哪怕是对着一群小学生,他也用一些简单的象形文字,试图让他们明白文字和事物的潜在联系。

在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教师研究基地的阶梯教室,理查德出题让大伙来个头脑风暴:“如果你走进一个五千年前普通中国人的家,你最先会看到什么?”沉默数秒的台下,传来了千姿百态的猜想——土炕、炭火、陶器……

“汉字叔叔”的回答是小孩手里的纺线锤。“我感觉纺线这个工作在古人的生活中应该占据了重要位置,因为在我整理出来的数据库中,差不多有四分之一的汉字,都跟纺线织布或服饰有关。虽然我不知道那些古人是怎么生活的,但通过古汉字,我可以一点点推理出来。”

三个小时的讲座结束,好几个学生都等着没走。他们围到黑板前,和理查德交流着各自对汉字的认识。理查德在黑板上写下一个“肚”字:“古代没有这个字,但有‘月’和‘土’字。很多书上都说,‘月’代表肉,但我不这么认为。”他继续在黑板上写甲骨文、金文里的“月”:“你看它的样子,哪里像肉? 这些个字,笔划一排排的,明明像一根根的骨头。我考虑了好久,很多专家说它是肉,但我觉得是肋骨。”

“又比如‘人’字,一撇一捺,有人说,这是两只脚,也有人说这是两只手。但我认为这些解释都是错的。因为如果你看它的甲骨文演化过程,你可以看到人的头、身子、手、脚,其实那就是一个人的全部。”理查德告诉记者,如果有专家告诉他一个有关汉字的故事,他一定会自己去研究看看,是不是合理的、真实的。他并不要听那些“戏说”的汉字,只是想了解最真实的解释,当然,如果对方对他的意见有异议,他很乐意和他们进一步讨论、切磋。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