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永乐影视自降身价欲“嫁”当代东方 交易背后疑点难消

2017-11-27 19:46:14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在当代东方披露的修订后的并购预案中,永乐影视2015年、2016年和2017年6月30日经初步审计的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2.62亿元、2.49亿元和3.93亿元,占各期末资产总额的比例分别为28.05%、22.62%和30.55%。

其中在2017年6月30日的存货中,金额最大的为“在拍影视剧”,金额高达2.35亿元,占存货金额的59.73%。对此,永乐影视在并购草案中解释称,公司的存货以“在拍影视剧”和“已完成拍摄影视剧”为主。2017年6月末,“在拍影视剧”的金额较大,主要为当期已完成拍摄的《纪委书记》和《人民子弟兵》尚未取得发行许可证,制作成本在“在拍影视剧”明细项下核算。“己拍摄完成的影视剧”主要为2016年末取得发行许可尚未发行完毕未结转完成的剩余成本。

由上述解释不难看出,永乐影视2017年6月30日存货中的2.35亿元“在拍影视剧”主要为当期已完成拍摄的《纪委书记》和《人民子弟兵》两部剧的结转,这就意味着这两部剧的成本金额应该接近2.35亿元,而既然如此,也就意味着公司在这两剧上的收入应该超过2.35亿元才能产生利润,然而让人惊奇的是,永乐影视在介绍今年下半年的预计收入时,给出的数据却是《纪委书记》预计发行收入约为1.40亿元,毛利约为0.77亿元,《人民子弟兵》预计发行收入约为0.69亿元,毛利约为0.31亿元,两剧相加,收入仅有2.09亿元,很显然这两个剧目与成本投入相比是并未收回制作成本的,然而预计两剧出现合计产生超过1亿元毛利的理由又是什么呢?另外,其《纪委书记》的版权比例为75%,《人民子弟兵》的版权比例为86%,因此这两部剧的收入中还有其他投资机构的分成,并非全部属于永乐影视。由此分析看,永乐影视对这两部剧的收入,以及毛利的预估显然是不合理的。

另外,其“己拍摄完成的影视剧”主要为2016年末取得发行许可尚未发行完毕未结转完成的剩余成本。并购报告显示,公司2016年末取得发行许可的剧集只有一部《何所冬暖,何所夏凉》,也就是说该剧未结转完成的剩余成本金额为11520.21万元,然而根据公司披露的数据,该剧2016年结转成本1872.99万元,2017年上半年结转成本4531.50万元,由此可推算出,《何所冬暖,何所夏凉》的总成本应该达到或超过1.79亿元,可公司披露的该剧实际总成本仅有1.34亿元。那么,这其中的误差又是怎么回事呢?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