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虚拟货币监管有实招

2017-10-26 08:15:58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ICO的野蛮生长吹大了虚拟货币价格泡沫。年初以来,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价格飙涨,从5000元左右涨至最高3万元左右。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其匿名性、去中心化等特性,这些虚拟货币成为不法分子洗钱、非法交易、逃避外汇管制的重要工具。

各国强化监管

在中国比特币平台相继发布公告关停后,韩国、俄罗斯等国也加强了对虚拟货币的监管。

9月份,俄罗斯央行就发布了对虚拟货币的警告。俄央行称,公民和法律实体可能会通过加密货币参与非法活动,包括洗钱和恐怖主义融资。俄央行表示,“鉴于加密货币流通和使用的高风险,认可加密货币的时机尚不成熟,此外还包括以加密货币计价或与之关联的任何金融工具,都不可以在俄罗斯联邦进入流通或者有组织交易和清算结算基础设施,不可以与加密货币及其衍生金融工具进行交易”。

10月11日,俄罗斯进一步宣布,将封禁境内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网站。

近期,韩国也叫停了ICO。9月29日,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表示,将禁止所有形式的代币融资,并称数字货币可能会对韩国的货币体系甚至整个经济的监管造成严重影响,表示接下来对ICO的检查机制将会非常严格。目前,韩国是以太币交易最活跃的国家。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秘书长温信祥指出,各国的监管内容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对数字货币的法律性质进行归类,确立其法律地位。美国国税局将比特币归类为应纳税资产;在日本,比特币被定义为一种新型支付方式;澳大利亚则“允许数字货币被视为符合消费税的货币”。二是监管ICO,保护投资者权益。三是采用许可证制度,对数字货币初创公司的合法资格进行监管。纽约成为美国第一个正式推出定制比特币和数字货币监管的州。四是将数字货币交易平台和私人用户纳入反洗钱法规,防止洗钱活动。

目前,虽然各国对虚拟货币的态度不尽相同,但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考虑强化对虚拟货币和ICO等的监管。

警惕境外炒币风险

在监管迅速出手后,国内虚拟货币市场得到有效整治。但目前,虚拟货币交易正从线下转至场外市场,同时,部分投资者转向境外炒币。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近期就提示了境外炒币的风险,“除了个别国家以发放牌照的方式将虚拟货币交易所纳入监管框架之内,多数国家和地区的虚拟货币交易所都没有监管背书,也没有上线诸如资金存管、虚拟货币存管等防范措施”。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