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46家基金公司待批 公募牌照又成香饽饽

2017-10-18 06:52:55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一家原基金公司筹备组组长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以前要拿公募牌照,必要的人员配备加上办公场所,每年需要耗资数千万。展业之前只能做虚拟盘,倘若筹备周期过长,对于投研人员的职业生涯会产生负面影响,往往还未开张已经开始走马灯似的换人。

以国金通用为例,经历了四年漫漫筹备期之后,1.6亿元的注册资本金已所剩无几,开业仅半年,各大股东又增资1.2亿元。

百花齐放

在公募发展早期,基金公司的发起股东多为证券公司与信托公司。如今风光无限的银行系基金公司,出现在中国公募基金业的第7个年头。

2005年6月21日,以工银瑞信基金公司成立为标志,银行系基金开始开疆拓土。

新基金法实施之后,公募基金业迎来了一个新时代,更多的参与者陆续进入。

2013年8月29日,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获得公募业务牌照,成为首家获得该资格的券商,至此,券商可以拥有全资基金公司。

2013年10月29日,首家保险系基金公司国寿安保成立。

2015年4月份,私募基金掌门人杨爱斌联手上海华石投资发起设立鹏扬基金公司,成为首家私募直接发起设立并控股的基金公司。

2016年10月,证监会核准南华基金成立,该基金由南华期货独家出资,是国内首家由期货公司出资成立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

此外,首家股东全部为自然人的公募基金公司汇安基金、首家外资控股的基金公司恒生前海基金以及首家房地产系基金公司格林基金都在2016年先后获批。公募基金发起人背景越发多元化。

其中,银行参股基金公司的影响最为深远,已然改变了公募基金的行业格局。凭借深厚的股东实力,多家银行系基金已经牢牢占据了行业第一梯队的位置。

专注二级市场的阳光私募的业务与公募最为近似,但其申请牌照反而更为艰难。在业务范围上有较高重叠性,容易引发风控问题,导致监管层的审批相当谨慎。

为杜绝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和道德风险,首家成功“私转公”的鹏扬基金成立后,公司第一大股东杨爱斌(占股55%)2010年创立的鹏扬投资停止私募业务,原有未到期产品则转换为鹏扬基金的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

凯石基金法人代表兼董事长陈继武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已经按照合规监管的要求对凯石旗下的业务进行了梳理,将私募业务进行了剥离处置。”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