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张连起:中国经济是否迎来新周期

2017-09-06 17:36:43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者按:2017年上半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我国经济呈现“缓中趋稳,稳中向好”态势。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2481.2亿元,同比增长21.2%。于是,各种关于“新周期”来了的讨论此起彼伏。日前,全国政协委员、会计审计学家张连起撰文指出,经济进入“L型”一横的平台期基本确立。透过数据,可以看到新动能的快速崛起。当前,与“互联网+”联系密切的新兴产业正成为市场“新宠”,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新型城镇化的加快推进扩大了发展空间,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推动了体制环境、政策环境的改善,创业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张连起认为,新动能长一分,中国经济效益长一寸。传统动能改造提升和新动能发展空间很大,但新动能成长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顺利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离不开全面深化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变,政府治理经济的模式也要相应改革,特别是要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和有助于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使企业得到更快发展,让新经济新动能脱颖而出、茁壮成长。

  全文如下:

  2017年上半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我国经济呈现“缓中趋稳,稳中向好”态势。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2481.2亿元,同比增长21.2%。

  于是,各种关于“新周期”来了的讨论此起彼伏。仔细回顾一下,这两年市场对于“硬着陆”和“新周期”的讨论,反复的特别快,但如果我们来看一下中国的实际GDP增速,会发现其实非常的稳定。如果回到去年中期,市场对经济相对理性的判断——经济是“L型”走势,“L型”的这一横会很长,但大家似乎并不习惯经济不是特别好也不是特别差。因为根据过去15年的经验,要么是45度向上,要么是像2008年那样的45度向下,其实大家都不是特别适应近两年经济在底部徘徊的阶段。未来新的经济增长动力起来以后,整个经济就会向上走。但是在经济动力切换的过程中,整体经济增长的斜率是放缓的,无论向上还是向下。这轮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起的,部分行业供给短缺导致的价格上涨是有尽头的,不构成宏观经济层面的彻底反转。

  结构性改革

  这几年,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经济工作的各项部署和一系列政策举措,都有较大调整和转变,我国经济由此走上了新路子、取得了新成绩。在此过程中,中央作出的重大判断、重大调整、重大决策,也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

  经济表象上企稳后,政策的天平向改革倾斜。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下台阶之后,我们看到政府始终在“保增长”和“促改革”之间相机抉择。而2016年以来,从经济读数的角度来看,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企稳迹象,今年也“开局良好”。在这种背景下,政策的天平会向改革倾斜。这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我们看到“增长”的词频由去年的41次下降到30次,而“改革”的词频则由74次上升至83次。

  我国经济从新的道路上走来,又将向哪里去?现在越来越清晰的是,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沿着新的道路继续走下去,必将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按照世界银行的定义,高收入经济体的人均国民收入,至少应达到12476美元。综合各方面情况,并做简要定量分析,可以这样说,未来三五年甚至于更长时间,我国经济保持6%至7%的增长,是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的。在此前提下,我国人均国民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并达到1.2万多美元的水平,也比较有把握。

  具体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我们要看速度,还要看结构、效益、质量,更要看经济运行背后所发生的深刻变化。

  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很多人实际不理解。尤其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看似没有任何关联和逻辑,真的能提高供给对需求的适应性吗?至少在一年多前,绝大多数人是将信将疑的。而现在这个时点,有理由多一份信心。

  经过我多次实地调研发现,着眼于问题导向的“三去一降一补”,及时扭转了经济下滑的趋势和风险的急剧攀升,解决了经济的当务之急,为未来的制度改革和创新即“治本”,腾挪了宝贵空间。这或许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所在。

  当下,“治标”已取得阶段性胜利,经济中期的L底基本确立。

  2016年以来,以煤炭、钢铁去产能为起点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整个经济的突出矛盾得到了缓解,工业品的价格开始快速回升,PPI达到7%以上的高点; 企业的效益明显好转,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回升到20-30%左右; 财政收入上升,财政收入同比增长回到10%以上。

  整个经济的三大需求也趋于平稳。

  投资方面,房地产销售和投资下滑的趋势得到遏制,企业盈利能力回升之后、再投资能力也在上升,政府财政收入和土地出让金增强以后,为基建投资和宏观调控提供了坚实基础。

  消费方面,居民收入受益于经济的回升而总体企稳,没有出现进一步的快速下滑,这对于稳定消费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外需方面,考虑到全球经济逐渐好转,未来出口还在持续改善的通道当中。

  总的来说,在政府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适度扩大总需求和的大背景下,经济已经企稳。即使短期内经济下滑一些,政府也有能力将经济维持在6.5%-7%这个区间,经济进入“L型”一横的这个平台期基本确立。

  过去两年当中,去杠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仍在上升,从2014年底的65%上升到2017年中的66%,尤其是中央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上升得更多。8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到,要抓住企业效益回升的有利时期,将国企去杠杆作为去杠杆的重中之重,尤其要做好降低央企负债率的工作。同时,要确保完成今年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任务,并推动火电、电解铝、建材等行业开展减量减产,严控新增产能。可见,经济去杠杆、去产能还会是近期政策的最大着力点。

  当然,其他治标任务也将协调推进。比如随着去产能的进行,企业的原材料价格出现上升,未来如何降低企业的其他成本将是一大问题;又比如如何通过补短板进一步提高公共品的供给能力、激发更多的就业机会也是一个命题。

  新动能

  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表现抢眼,新动能成为不容忽视的“功臣”。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8%、13.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0%;在快递服务的带动下,邮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3.4%……这些行业均表现强势,增速显著高于整体增速。

  透过数据,我们看到的是新动能的快速崛起。当前,与“互联网+”联系密切的新兴产业正成为市场“新宠”,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新型城镇化的加快推进扩大了发展空间,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推动了体制环境、政策环境的改善,创业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新动能对我国经济的支撑力已达30%,以分享经济、平台经济、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的新动能,激活了消费,支撑了新增就业,促进了传统产业的升级,成为牵引中国经济未来的火车头。中国经济正从新旧动能转换的胶着期,步入新动能加速扩张的关键期。新动能代表着时代进步的方向,他们的出现无疑为缓解经济下行压力注入了强心剂。机遇自不待言,挑战亦不容忽视。

  新动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随着颠覆性创新增多,后来者在很多领域不需要模仿前人就可以做得很好。这比较像电子管、晶体管、大规模集成电路间的代际更替,后来者可以忽略做电子管、晶体管的过程,直接研发集成电路。中国作为具有后发优势的国家,在新经济时代可以利用颠覆性创新的机会实现超越。当然,新动能对经济增长的挑战也不容忽视。新工业革命已有多年,在此期间爆发了国际金融危机,各种颠覆性创新并没有带动发达经济体全面复苏。不仅如此,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也会加剧经济发展失衡,掌握先进技术和创新能力的技术型人才和普通劳动者之间的贫富差距可能会加大。

  中国经济进入到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如何跨越这一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答案是不能片面追求增长速度,而是要立足自身、放眼长远,推进结构性改革,探寻新的增长动力和发展路径。要把握新工业革命的机遇,以创新促增长、促转型,积极投身智能制造、互联网+、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等带来的创新发展浪潮,努力领风气之先,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据一项调查显示,高铁、网购、支付宝、共享单车,成为这些在华外国人心目中的中国“新四大发明”(古老中国创造的指南针、造纸、火药、印刷术四大发明曾经改写世界历史)。如今的“新四大发明”正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也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如果说高铁是中国人织就的联通中国各地、联通中国与世界的一张有形的网,那网购则是中国人缔造的联通中国各地、联通世界每个角落的一张无形的网。支付宝则是全球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超越地缘限制在这张无形的网上轻松交易的金融血脉。共享单车就是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的健身“小伙伴”。

  “新四大发明”织就了一张张有形无形的网。这是中国对世界的标志性贡献,也是当今新动能推动消费升级的具体体现。

  新动能长一分,中国经济效益长一寸。传统动能改造提升和新动能发展空间很大,但新动能成长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顺利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离不开全面深化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变,政府治理经济的模式也要相应改革,特别是要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和有助于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使企业得到更快发展,让新经济新动能脱颖而出、茁壮成长。

  作者:张连起,会计审计学家、资深注册会计师,人文会计首倡者与践行者。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委员会委员。兼任财政部会计标准战略委员会委员、财政部内部控制委员会委员、财政部管理会计咨询专家、最高人民检察院特约检察员、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特邀高级研究员等职,担任多家著名大学客座教授。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