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评论:放下新周期之争 倾听民间投资讲述的中国故事

2017-09-03 09:15:52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市场如此期待新周期的来临。如果从金融危机后的2009年算起,我们已经等待了8年。对周期的判断决定了我们的投资选择,更会影响宏观政策全局。所以我们陷入今天这样一场新周期之争并不令人意外。

  回看历史,或许站在任何一个新周期的门槛上,我们都会面对众说纷纭,判断与结论截然对立也并不稀奇。中国经济已经连续8个季度运行在6%-7%的增长区间,多项宏观指标足可佐证,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没有改变。不过,这正在宣告着新周期的降临吗?决策层显然对此持审慎态度。8月26日,人民日报要闻版刊发署名“金里伦”的文章,认为应该“取势”、“明道”而后“精术”,提出对经济新周期的讨论“不能打乱仗”——这很容易让人想起过去两年屡屡在关键时点针对经济大势发言的“权威人士”。这篇文章延续7月下旬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基调,即“要站在经济长周期和结构优化升级的角度,把握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话里话外,对新周期的研判不言自明。

  我们以为这种审慎自有道理。值得玩味的是,无论新周期的坚定信仰者、持保留意见者或者坚决的反对者,似乎都将目光投注于供给出清,区别在于他们是否相信中国正在完成一轮市场驱动的供给出清,由此,他们对需求复苏的可持续性所做的判断也相去甚远。我们无意在这个时点给哪一方投赞成票,但我们认为,换一个视角和切口,或许可以对新周期的讨论提供一些不同的佐证。

  我们注意到,国家统计局最近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7月民间投资同比增速为6.9%,比1-6月略有回落。一方面可见民间投资增速虽然回稳,但并不稳定;另一方面,其增速仍然低于整体投资增速和国有投资。民间投资在投资中的占比超过60%,当我们讨论新周期的时候,民间投资是否进入新增长区间,投资结构有没有出现趋势性改善,信号所指恐怕也值得深究。

  从历史数据看,2015年前的十年间,民间投资在投资中占比一直保持上升态势,从不到50%一路攀升,最高至64.2%。此后与经济新常态同频共振,民间投资增速与整体投资同步下降,即使如此,民间投资增速通常也要高出整体投资增速2-3个百分点。拐点出现在2016年,民间投资月度增速首次低于整体投资增速和国有投资,当年七八月,民间投资增速急速下滑,民间投资与国有投资的增速差距一度拉大到20个基点。决策部门连续出台扶持与鼓励措施,方才扭转大势。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