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民企建境外新经济平台拓展多元合作(1)

2017-01-23 17:07:09    经济参考报  参与评论()人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未雨绸缪走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在境外搭建以工农业和贸易园区为主的新经济平台,通过不断创新合作模式,拓展多元合作平台,提高我国企业在境外的贸易和投资合作水平。但《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发现,以民企为主搭建的境外新经济平台,尚存在招商瓶颈,期待更多的政策和金融支持。

  “抱团”出行:减少成本规避风险

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试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其中不少企业在境外兴办了农业产业合作园、加工贸易及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及中国商品城、经济特区……这些境外园区成为新形势下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转型的重要形式和载体,也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根据地”和“练兵场”,不但帮助它们更快熟悉和适应投资国的人文和资本环境,更成为吸收和容纳中国企业国际产能合作的“试验田”。

2011年,河南贵友实业集团开始投资开发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楚河州伊斯克拉镇的废弃企业园,建立了“亚洲之星”农业产业合作区,发展种植、养殖、屠宰加工、食品深加工等产业,以产业一体化发展,为更多中国企业提供境外集群式发展平台。目前合作区已有8家中国企业入驻。

河南贵友实业集团总经理张保领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亚洲之星”已被吉方认定为第一家规模化养殖加工企业。在比什凯克几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亚洲之星”的禽肉产品已占市场份额一半左右。现在吉国每消费两只肉鸡,便有一只来自“亚洲之星”农业产业合作区。经过五年发展,这一合作区因完善的基础设施、完整的产业链条,以及绿色生态的运营理念,成为当地农业产业合作的典范。2016年8月,中国商务部和财政部认定其为国家级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

此外,福建晋江企业在波兰建设的中国商品城、陕西西安企业设立的中柬金边经济特区、海尔集团在巴基斯坦的鲁巴工业园都已经成为当地的龙头企业。新疆企业更是因“近水楼台”的独特地理优势,建立了多个境外园区:塔吉克斯坦有中塔工业园、新丝路中泰农业产业示范园,格鲁吉亚有华凌工业园,乌兹别克斯坦有鹏盛工业园,俄罗斯有车里雅宾斯克州南乌拉尔物流园,哈萨克斯坦有阿克套工业园,还有跨境的中哈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这些园区不但帮助我国巨大产能和建设能力“走出去”,满足了沿线国家推进工业化、现代化和提高基础设施水平的迫切需要,还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开发国际市场的“落脚地”。中资企业借助这些新经济平台迅速融入当地市场,也减少了“单枪匹马”“单打独斗”的风险。

其中,新疆最大的以商品市场为主体的民营企业集团——华凌集团按照格鲁吉亚《自由工业园区法》投资设立的华凌自由工业园区和国际经济特区项目已经开始运营,部分国内企业也已投资入驻园区。华凌集团办公室主任高建民说,自2000年开始,华凌集团沿着丝绸之路一路西行,多次进行小规模、试探性投资,借此对中亚区域多个国家有了深入了解,期间也吃了不少亏,最终才将投资目标锁定格鲁吉亚。在做自由工业园和经济特区项目时,对格鲁吉亚的区位优势、营商环境、法律法规进行了深入研究。园区目前享受的格鲁吉亚关税、增值税、财产税免税优惠,可以给入区中企提供更多便利,也让更多企业规避风险,少走弯路;企业与当地政府和财政经济金融部门通畅的沟通渠道,则让入区企业降低了投资成本并从中受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