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一场等了32年的“脱贫戏”

2018-05-24 19:01:16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张沙牛清楚地记得,那场戏是安泽县蒲剧团27名戏曲实习生免费到村里演的,全是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最受欢迎,下午晚上各一场,连唱了4天。

1986年,孔旺村演了第三回戏。这一年,中央开始大规模开发式扶贫。

张沙牛说,他提前1年就觉出了变化。因为1985年政府不再发救济,而是给村里通水通电。13米深的水井在岩层上足足打了4个月,架电线用了80根电线杆,一直用到现在。

那年春节,几百盏电灯第一次照亮了这个古老山村的除夕夜。

孔旺村开始有了水浇地,粮食大幅增产。有的村民开了加工作坊,有了点余钱。那年4月,村里请了20多人的河南林县豫剧团,又唱了4天戏。

1个月后,张沙牛从收音机里听到扶贫开发的消息。看着村口直径6米粗的水井和屋檐下的电线,他一下子明白了“扶贫开发”是个啥。

“就是让老百姓多挣钱。”他说,从那个时起,他开始盼脱贫。

十年过去了,二十年过去了。孔旺村通了水泥路,新房子越盖越多,领到了各种扶贫物资,却始终没有脱贫。

张沙牛开始怀疑、失落。他不明白,好政策为何让他脱不了贫?扶贫物资为什么非贫困户也能领?

2014年,脱贫的希望又重新点燃。电视上天天播精准扶贫的新闻。张沙牛不知道咋个精准法,但他感觉这一次和过去不一样。

没过多久,村里开始对贫困户进行“精准识别”。张沙牛手印按了一个又一个,扶贫材料查了又查。所有扶贫资源都瞄准贫困户,没人敢乱发了。

村里还进驻了扶贫工作队,派了第一书记。有了“主心骨”,孔旺村开始加速脱贫。

张沙牛发现,这些干部和以前的不一样,“不练嘴皮子,1年干了7件大事。”

驻村扶贫工作队筹集27万元,给村里新建了戏台;第一书记程鹏抵押了自家房子贷款,垫资建了山泉水水厂。今年水厂再扩建1000平方米,以后每年能给村里上缴25万元。

20亩葫芦种植基地也已建成。葫芦刚出苗,有的客商就预定了村里的葫芦工艺品。到秋天,一亩葫芦可收入5000元。

安泽县还扶持孔旺村建了一个200千瓦的光伏电站,修了5公里柏油路,建起了4G通信基站,整治了村容村貌。

去年底,张沙牛和村里另外53户贫困户终于脱了贫。在全国,与他们同期脱贫的人口超过1000万人,平均每天有近3万人摆脱贫困。

“今年是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全国范围内开展专项整治,精准扶贫的效果将更有保障。”安泽县扶贫开发服务中心主任丁波说。

雨已停,太阳露出了云层。戏还在唱,没有一个人提前散场。孔旺村村支书张栓锁说,现在村里有钱了,想看戏,啥时候都行,不用再等几十年。

这是一个村庄的变迁史,也见证着一个国家扶贫的奋斗史。

关键词:脱贫扶贫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