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北京近半逝者选择节地生态安葬 补贴有望进一步增加

2018-04-08 07:31:24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解决土地、环境和人口殡葬矛盾的问题,北京市的生态殡葬改革成了一把钥匙。

今年清明节前夕,李红兵向媒体记者通报,近年来开始推行的自然葬等各种的生态葬法,形式越来越多,大家接受的也越来越多。“2017年,生态葬已经占全年总的安葬量的44%,而且每年的增幅还在继续往上走。”李红兵说。

  转变

  “离开了,最好的方式是回归自然”

青山绿水,天寿寄情,致敬生命,融于自然……4月3日上午,昌平区“公益节地生态集体安葬仪式”在北京天寿陵园举行,8位逝者在天寿陵园以自然葬的形式长眠于地下。这也是昌平区首批实行自然葬的逝者。

年近七旬的金大爷是昌平区南口镇的居民,今年,父母的墓地没有续租,他把坟迁到了天寿园,进行了自然葬。

“这么多年了,我一直在寻找一块青山绿水,安葬我的父母。人死了,就是要回归自然,我未来也是。”金大爷说,“自然葬既是生态节地,给资源环境减少了负担,也给后辈们打理墓地、祭祀减少了负担。现在人多忙啊,公墓里那些没有人祭扫的墓,多可怜啊。”

天寿陵园设计师杨文静介绍,园区500余平方米的自然葬草坪首期可安放骨灰1600余份。家属祭奠可以向陵园的网上纪念馆提供逝者的照片等信息,大约花费一周左右的时间制作完成逝者的祭奠平台,家属便可以远程祭扫。

孟庆宝告诉记者,目前昌平区6家经营性墓地和7家公益性墓地都已经开辟了节地生态安葬区,提供树葬、花葬、草坪葬、自然葬、立体格位存放等多种安葬服务,目前已有4000余份骨灰采用了生态节地安葬。根据相关政策,对于选择自然葬的逝者,可免费享受基本殡仪服务,此外,每份骨灰由政府向相应的陵园补贴4000元用于支付服务费用。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