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没有领导批示就不会干活了!“本本主义”在基层: 损了形象,伤了民心

2018-02-10 07:30:56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一是杜绝“部署教条化”。 工作部署中,不能过于强调“一竿子插到底”“一根标尺看好坏”,应在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基础上,给予基层合理调整、灵活处置的空间。

河南省太康县马厂镇党委书记赵春丽说,需要给基层干部一定的工作创造空间,让他们能围绕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个人工作优势,将基层急需要解决的问题,老百姓迫切盼望的问题解决好。

二是治理“干部慵懒散”。 一方面应加大对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力度,通过作风巡查、溯源追责等方式,强化公务员队伍履职担当责任心与主动性;另一方面也要通过探索合理正向激励机制,完善绩效考核等方式,充分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治理干部作风“慵懒散”,根治遇到问题“推拖绕”。

三是打破“唯上式考核”。 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等专家表示,在针对基层干部的考核评价体系中,应该将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标准,而非领导是否注意、是否满意,引导基层干部注意力“往下看”,真正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四是改变“出错难容忍”。 让基层干部工作有信心、有底气,关键还得让“试错”“容错”机制落到实处。

尽管各地都已陆续出台干部改革创新“容错”机制,但一些地方仍然对干部“犯错”容忍度低。

对于基层干部实际工作中因非主观因素出现的错误,应在及时纠错、补救中,对干部充分予以容忍、保护,真正激活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主观能动性。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