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复旦团队研发“芯云”技术 成功开展天基物联网实验(2)

复旦团队研发“芯云”技术 成功开展天基物联网实验(2)
2017-12-05 08:10:58 央广网

  新实验:自主容错 能量自治

本次火箭末子级载荷板采用了复旦大学自行设计的“芯云一号”片上智能系统芯片 (SoC)。该SoC集成了传感器接口、数字采样、高可靠处理器、多种信息加密技术、智能电源管理技术,以及丰富的数据接口和网络通信协议等,是一款集成度高、功能完备、自主可控的芯片卫星SoC。

复旦大学研发团队长期致力于建立具有类脑自主容错能力的计算模型和拓扑架构。受脑可塑性原理启发,团队在全球最早提出了类脑自主容错概念并用于高可靠系统芯片研发。研究表明,这种架构与传统多模冗余技术更具可靠性但功耗和芯片面积可以大大减少。同时,团队通过对专用指令集定制组合优化、运算单元阵列和内存访问层次重构等,大大增加数据复用率,减少数据搬移,从而提高了片上资源的整体使用效率,降低系统功耗。相关研究成果已在《IEEE电路与系统汇刊》《IEEE系统芯片国际会议》等发表。

本次在轨试验将对芯片的自主容错、动态重构、能量自治等功能进行验证。团队成员、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微纳系统中心邹卓研究员说:“如实验成功,系统有望完全摆脱备用电池,仅需几片数个厘米大小的太阳能板就可实现能量自治”。

目前,该研究项目得到了上海市科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

  新应用:有效监测 万物互联

利用火箭末子级平台,复旦大学和航天八院联合开展了低功耗天基广域物联网实验。利用物联网精准监测了火箭末子级本身的飞行轨迹,测量了周边的空间环境以及长期在轨姿态演化规律,并对系统芯片自身功耗和平台能源管理等进行了系列实验和验证。

“截至2017年12月4日,该系统已经在轨运行430小时。运行期间,物联网试验节点与地面网络通信稳定,回传空间监控数据以及接收地面控制指令等功能运行如初、状态良好。”团队成员、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微纳系统中心副教授秦亚杰兴奋地说。根据预定计划,团队已经完成了在轨核心关键技术试验与验证,并转入到在轨长管阶段当中。随后双方研究团队将进一步开展组网和路由、传输控制协议、流媒体分发等系列实验,并对芯片的自主容错、动态重构、能量自治等功能进行验证,对太空碎片的行为模型进行分析。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