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一位复旦毕业生的扶贫故事

2019-02-08 18:31:01    光明网  参与评论()人

【新春走基层·算算脱贫致富账】

光明日报记者 张春雷

春节刚过,河南省郸城县高效农业园区万丰源种植专业合作社又忙碌起来:工人们有的忙着为车厘子树刷白除菌防病,有的忙着粉碎秸秆制作果树生物肥料……

“目前合作社已经流转了500亩地,准备再流转500多亩。”万丰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文一说,“几年后,这里将会变成集生态农业、农产品初加工、采摘观光旅游、研学旅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农业综合体。”

王文一出生于郸城县一个普通农家。2000年考入复旦大学,毕业后进入上海世纪出版集团,随后跳槽到一个大型酒业公司担任区域经理、大区负责人,过上了富足的城市生活。

4年前的一次同学聚会上,有同学半开玩笑地说,现在城市里每天挤地铁吃外卖,加班夜以继日,年底也就赚个十来万,还不如回到农村租十亩地种车厘子。

一句无心的吐槽,王文一却记在了心里——种植车厘子真有那样高的收益?

查阅相关报道后,王文一发现好像确实是那么回事。他又来到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敲开了时任研究所副所长的黄贞光教授的门。黄教授介绍,车厘子属于果中贵族,对技术要求比较高,一般果农“高攀不起”,同时对种植地又很挑剔,只有鲁豫晋冀等少数省份的部分地域适合种植。而如果种植得当,一年亩收成最高可达4万~6万元。

这是一片大蓝海,王文一这样判断。“家乡最不缺的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地好把式,如果跨过技术门槛,车厘子一定能在家乡开花结果,成为一个不小的产业。这既是自己事业的曙光,也可以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是一个多赢的事情。”经过一番权衡和思量,王文一决定回乡创业。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