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着力消除振兴实体经济的误区之一:制造业不可轻言“退出”(1)

2017-01-22 09:11:16    经济日报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着力消除振兴实体经济的误区之一:制造业不可轻言“退出”

1月22日,经济日报在1版刊发评论员文章《制造业不可轻言“退出”着力消除振兴实体经济的误区(一)》,文章指出,关于实体经济,目前有不少认识误区。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认为我国已完成工业化,制造业应退出历史舞台。如今世界范围内主要谈论的,还是以工业制造为核心的实体经济。在这个问题上,曾经有许多发达国家走了弯路、吃了大亏。制造业在发达国家不能退、不能去,在我国更不能退、更不能去。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仍然很长,工业化任务仍然很重,制造业不可轻言“退出”。

观点摘编:

●“去产能”与“去工业化”的混淆,“重虚轻实”“脱实向虚”倾向的出现,经济新常态与结构性失衡、产业融合发展的叠加,以及花样繁多的新业态,如同层层迷雾困扰,形成不少认识误区。

●如今世界范围内主要谈论的,还是以工业制造为核心的实体经济。在这个问题上,曾经有许多发达国家走了弯路、吃了大亏。

●现代经济发展很容易形成“虚拟化陷阱”。这个陷阱的诱惑性非常大,往往越是“聪明人”、越是“聪明企业”、越是实力较强的国家,越容易掉进去。美、英、法等国的经验教训极其深刻。

●虚拟经济是现代经济特别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形态、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虚”和“实”紧密相联,不可或缺。

●制造业在发达国家不能退、不能去,在我国更不能退、更不能去。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仍然很长,工业化任务仍然很重,制造业不可轻言“退出”。

文章全文:

制造业不可轻言“退出”着力消除振兴实体经济的误区(一)

近来,实体经济问题广受关注,各地纷纷出台了一些得力举措。但是,“去产能”与“去工业化”的混淆,“重虚轻实”“脱实向虚”倾向的出现,经济新常态与结构性失衡、产业融合发展的叠加,以及花样繁多的新业态,如同层层迷雾困扰,形成不少认识误区。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认为我国已完成工业化,制造业应退出历史舞台。

如今世界范围内主要谈论的,还是以工业制造为核心的实体经济。在这个问题上,曾经有许多发达国家走了弯路、吃了大亏。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英、法等国主导的“去工业化”一度很时髦,甚至成为突出的全球化现象。一些“聪明人”“聪明企业”以美国华尔街和伦敦金融城为大本营,大搞“以钱炒钱”的把戏,赚了“快钱”“大钱”,不但造成虚拟经济自我膨胀、超常发展,而且诱惑许多人、许多企业甚至政府部门纷纷“重虚轻实”“脱实向虚”。经济虚拟化愈演愈烈,“去工业化”悄然展开,大量制造业被当作“夕阳产业”转移到成本低的东亚发展中国家,本土实体经济严重弱化、退化。在美国,高达70%的就业人口转向金融和金融服务业,曾经一派繁荣的汽车制造业中心底特律逐渐萧条,几乎成为“废城”。其结果,就是引发了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面对金融灾难痛定思痛,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认识到,制造业才是立国之本,不可替代、不能退出,必须恢复制造业,将“去工业化”彻底扭转为“再工业化”。

现代经济发展很容易形成“虚拟化陷阱”。这个陷阱的诱惑性非常大,往往越是“聪明人”、越是“聪明企业”、越是实力较强的国家,越容易掉进去。美、英、法等国的经验教训极其深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