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开国大将罗瑞卿之子:几乎从来没有坐过父亲专车(3)

2016-08-01 00:25:01  法制晚报    参与评论()人

1946年,胡宗南占领了延安,中央机关疏散了。毛主席留在了陕北,而罗箭等孩子们要跟随后勤机关撤到华北。

那么多的孩子,要怎么走呢?有人想了一个办法,征集一批老乡的牲口,每个牲口上两边各挂一个筐,一个筐坐一个孩子。有的牲口大,上面还要再坐一个孩子。就这样,20多个牲口编成一个队,筐里坐着一批孩子,老师和警卫员在下面走。从延安走到绥德,从吴堡过黄河,最后到达了西柏坡。

这一路上走了一个多月。罗箭记得最清楚的是在山西一户人家吃莜面。罗箭说,当时的想法就是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要多吃一些。那户人家的老太太躺在床上,一边抽水烟,一边说:“娃,慢点吃,慢点吃,这东西吃多了会胀肚子。”

而罗箭当时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过黄河。他说,四十年代的时候黄河的水很大,坐在船上感觉波浪滔天的,浪比人还高。一条船上载的有人,还有马,两边是艄公划船。马受惊的时候会跳,跳的时候船就会晃得很厉害,“很吓人”。

“最开始走的时候大家都很害怕,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一直在哭,都是保育院的阿姨照顾我们。父亲很少来看我们。所以,只要看到穿军装的,我们都叫阿姨、叔叔。有时候爸爸回来,我也叫叔叔。”

罗箭说,尽管父亲一直叮嘱他们要坚强,但那么小的孩子,不害怕是不可能的。“飞机来轰炸的时候,都是阿姨和警卫员叔叔把我们搂在怀里。有时候还会趴在地下,把我们护在身下。”在前方都是生死与共的战友,后方的孩子都和自己的孩子一样。“那个年代,他们之间的感情,现在的人真的体会不了。”罗箭不无遗憾地说。

唯一一次发脾气是因为弟弟看不起人

就这样,紧跟着大部队的步伐,这些孩子们也在1949年3月进入了北京。

到了北京后,生活相对稳定。罗箭以及兄弟姐妹们和父亲的接触逐渐多了起来。那时候,罗瑞卿在公安部工作,工作依然很忙。但罗箭觉得那时候的爸爸特别慈祥,“现在想想,父亲没有打过我,我的弟弟妹妹也都没有挨过打。三个小的弟弟妹妹,父亲更是宠爱。”

罗瑞卿对孩子们相当疼爱,“我们家总是爸爸扮演慈爱的角色。”罗箭笑着说。

罗箭回忆,有一次,他的弟弟玩疯了,中午不睡觉,还不让姐姐们睡觉,母亲很生气,打了弟弟屁股两巴掌,把弟弟给打哭了。正在弟弟抽泣的时候,父亲回来了,问这是怎么了。

得知原因后,罗瑞卿当时就急了,“那也不能打孩子啊。”反过来把郝治平说了一顿。以至于在罗箭的印象当中,正在挨训的孩子们,只要父亲一回来,就算解放了,“好了,好了,以后听话。”父亲会在孩子们的屁股上轻轻拍一下,然后就没什么事情了。

对此,罗瑞卿总是说:“小孩子嘛,长大懂事就好了。”罗箭说,他们都盼着父亲早点回家。

“很多家庭都是这样的。”罗箭说,“反正在家里,只要爸爸回来,和爸爸搂肩膀、爬到爸爸背上,都是可以的。”

罗箭兄弟姐妹七个,他是老大,和最小的弟弟差15岁,父亲罗瑞卿对三个小的弟妹们特别疼爱,“爸爸下班回来的时候,一般都是三个小的弟弟妹妹扑到前面去迎接他。我爸爸个子比较高,五十年代,弟弟妹妹们也就两三岁,这时候父亲就必须蹲在地上,才能搂着、抱着他们。有时候三个孩子一起扑上去,就会把他弄得一屁股坐到地上,这时候全家都会哈哈大笑。”罗箭说,那时是家里非常快乐的时光。

在罗箭的记忆当中,父亲在家里只发过一次脾气。那次,二姨领着自己的孩子到自己家做客。二姨的孩子和弟弟玩的时候,弟弟言语中对二姨的孩子颇有些看不起。罗瑞卿知道后,对着弟弟发了好大的脾气,“父亲当时说,你有什么看不起人的?你凭什么看不起人?”罗箭说,从来没看到父亲生那么大的气。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