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开国大将罗瑞卿之子:几乎从来没有坐过父亲专车(1)

2016-08-01 00:25:01  法制晚报    参与评论()人

罗箭,开国大将罗瑞卿的长子,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哈军工)第一届原子能专业的毕业生,也是新中国自己培养出来的第一代核物理专家。退休前是解放军总装备部后勤部副政委,少将。

在接受“深读”(微信ID:shenduzhongguo)专访时,罗箭回忆起与父亲有关的很多往事,不时地笑出声。看得出来,用这样的方式回忆自己的父亲,对于他来说,是一件愉快而又轻松的事情。

罗箭身后墙上挂着父亲罗瑞卿的照片

父亲年轻时就和电影里的“老炮儿”差不多

罗瑞卿,四川省南充市人,1906年出生,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59年4月任国务院副总理,9月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1978年,72岁的罗瑞卿赴德国治疗腿疾时,突发心肌梗塞不幸去世。

罗瑞卿身高一米八二,被毛主席称为“罗长子”。毛泽东就不止一次说过:“天塌下来怕什么,有罗长子顶着呢!”多年来,罗瑞卿一直在毛主席身旁担任安全保卫工作。

罗箭告诉“深读”(微信ID:shenduzhongguo),罗瑞卿对毛主席的感情非常深。1976年毛主席追悼会上,罗瑞卿受过伤的双腿刚刚能站立,但他坚持不让孩子搀扶,而是自己拄着双拐挪到毛主席的遗体旁,“久久端详,泣不成声”。

罗箭的家位于亚运村附近的一个小区中。78岁的他,精神矍铄,吐字清晰,叙事时思维严谨流畅。进入客厅,首先看到的就是墙上并排挂着的他父亲罗瑞卿和岳父林枫的相片。

罗箭是个细心的老人,他怕摄影记者坐小方凳拍照会不舒服,特地去拿了软的马扎过来。他也很时髦,用粉红色的手机,穿着横条的灰色毛衣,闲暇的时候会上网看新闻,知道现在很多流行的词语,看过电影《老炮儿》,说自己的父亲年轻时就和老炮儿差不多,“非常仗义”。

78岁的时髦老人闲暇的时候会上网看新闻

父母的婚礼上只有一锅鸡汤

罗瑞卿的老家在四川南充,受进步思想的影响,罗瑞卿20多岁就离开老家参加了中央红军。彼时的中国内忧外患,在那个年代,不少青年都怀着救国救民的想法,罗瑞卿也是其中之一。

郝治平,是罗瑞卿的夫人。他们二人,一个是抗大的教育长,一个是出身富裕人家的女战士,为了共同的理想与抱负,他们走到了一起。1936年,延安成为红军自己的根据地。而共产党全面抗战的主张更是吸引了大批的青年学生前往延安。郝治平是河南开封女师的学生。按说,女师毕业后应该在地方做老师,但当时,抗日战争已经全面爆发,做老师已然不可能,于是郝治平就想到了参军报国。

就这样,不满18岁的郝治平和一个女同学一起,先到了郑州。正是过年的时候,两个人在街头看见“抗日民族革命大学”的招生广告,就萌发了想去的念头。可同去的同学因父母不同意,只能回家了。郝治平只能一个人踩着大雪登上了向西的火车,前往运城的“抗日大学”。到了“抗日大学”后,她发现这个学校不是抗日的,而是在保卫阎锡山,她觉得不能在这里继续呆下去,于是就和几个同学商量着要投奔延安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