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地震孤儿、灾害心理学家董惠娟:治疗唐山隐伤丨唐山大地震40年(4)

2016-07-23 20:25:03  新京报新媒体    参与评论()人

2006年,她终于如父母生前所愿,拿到了博士学位。而所攻读的方向,也是和她的命运紧密相连的灾害心理学。

在博士论文的扉页,她写道:“仅以此文献给养育我成长的父母。这么多年来,他们的在天之灵一直在给予我支持和鼓励。”

  援川

包括董惠娟、张本等在内的学者一直都觉得,1976年,由于社会环境和医疗条件所限,导致震后心理救援缺失,造成了太多存在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唐山病人。

这是董惠娟的一块心病。

2008年汶川地震,她找到了出口。

那一年,唐山派出了大批救援队伍、心理救援团、医疗工作者支援汶川,唐山要“感恩”。时任唐山市委书记赵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灾后重建,关键是心理重建。而心理重建主要体现为信心的重建。

董惠娟是唐山第一批到达汶川心理援助的14名队员之一。5月15日,抵达绵竹。

她对剥洋葱(微信ID:boyangcongpeople)回忆,当时满眼都是受伤的灾民、救援的部队,这和1976年的唐山类似,但她已经没有任何心理不适。运送物资的车辆在路上排着长龙,这让她觉得,我们国家目前的经济状况早已经不是唐山地震时的状态了。

“我当时满脑子都是,救人!”她想,当年,唐山人没有灾害心理应急救援留下了遗憾,汶川人不能再有了。

同一批参加心理救援的华北理工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杨绍清发现,作为唐山地震的亲历者,在汶川做心理援助,很有优势。“亲历者的说法,会让他们的恐惧消除很多。”

杨绍清记得,很多心理救援的队员,都是揭唐山地震的伤疤去治疗汶川地震的创伤。

  董惠娟,她治愈了不少存在灾后心理创伤的病人。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摄

在汶川的39天,董惠娟对数不清的灾民做了心理干预。看到父母双亡的孩子,她总会下意识地说“我也是地震孤儿”。一句话,瞬间拉近了双方的距离。

让董惠娟印象深刻的是一个截肢的17岁花季少女。董惠娟是在一个温度高达50摄氏度的帐篷里发现女孩的。女孩已经21天没有走出帐篷了。

董惠娟走上去,刚想把手放在女孩的右腿上,突然发现,穿着白色裤子的右腿空荡荡的。寒暄后,女孩哭着强调,她再也穿不了裙子了。

经过几十分钟的心理干预,女孩走出了帐篷。

那是中午,阳光炙热。董惠娟站在女孩对面一米远的地方,给她加油。但女孩拖着一条腿往前跳,几次摔倒,又几次爬起来。董惠娟站在对面,心绞着痛,跟女孩说,加油,加油。

最终,女孩蹦跳着扑到董惠娟怀里,两人拥抱在一起。女孩哭着说:“阿姨,是你又让我活了过来。”

董惠娟一直和女孩保持着联系。如今,女孩早就装上了假肢,恢复了正常生活,还在一家酒店当上了经理。

董惠娟团队从2008年连续跟踪汶川四五所学校、2000多名学生的心理状况。数据显示,在最开始的几年,孩子们的焦虑、恐惧、抑郁、偏执等指标都比较高。从2011年开始,各项指标已经逐渐回到正常水平。

她觉得很欣慰。汶川地震,可以算是她灾害心理学理论的一次成功的应用和推广。后来,她又在唐山255医院挂牌成立了灾害心理危机干预救助中心。

她希望,心理救援能成为常态,以后出现灾害时,心理专家能及时介入,帮助更多的人。

  自愈

董惠娟也知道,汶川心理援建的成功,是建立在唐山的遗憾基础上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