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习近平时代》:把协商民主作为国家战略(4)

2016-06-30 08:21:18  学习时报    参与评论()人

与协商民主在基层激活人大制度相应的是,协商民主对政治协商制度的激活作用同样非常明显,其中,双周协商座谈会的恢复最引人注目。

2013年10月,在时隔48年之后,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重启,一般每两周举行一次,每年召开20次左右。在组织过程中,细化协商程序,借鉴新的手段,使协商参加人员的选取更加科学,协商材料的准备更为充分,协商过程更加高效。值得注意的是,双周协商座谈会不仅规格高,每次都由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亲自主持,中央和国家相关部委的领导参加,而且它还有意邀请不同的政协委员,争取在一个任期内每个全国政协委员都能参加一次。在全国政协的示范效应下,很多地方政协也举办类似的协商座谈会,有的也保持双周的频率(如天津市),有的则因地制宜,将其改为双月协商座谈会(如青海省以及济南市、株洲市)。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2015年2月9日,中共颁布《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将这一构想清晰地描绘出来:“继续重点加强政党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积极开展人大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逐步探索社会组织协商。发挥各协商渠道自身优势,做好衔接配合。”

中国式民主发展的路线图

很多西方学者都怀疑,中国的协商民主是否真的可以称之为协商民主?即使可以,它是否能够成为“中国民主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甚至成为“中国民主化”的动力?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下西方学者关于民主化问题的反思。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的第三波民主化给民主化理论带来的最大启示是:民主不等于善治!经由选举产生的政府运作及其治理绩效远非人们希冀的那么美好,许多新兴民主化国家虽然建立了竞争性选举制度,但是在人权和自由方面的表现却相当糟糕。拉里·戴蒙德不无遗憾地指出:“现在的问题不是民主国家集体死亡,而是许多国家民主被逐步地空洞化了,只剩下一个多党选举的外壳。”这种过分强调竞争性选举而忽视民主其他维度的倾向,有学者称之为“选举主义(electoralism)的谬误”。换言之,民主化不仅要关注是否有定期举行的公正的选举,还应该关注选举之外的东西,尤其是治理问题。

2009年,加拿大学者马克·沃伦(Mark E. Warren)提出相对于“选举驱动的民主化”而言的“治理驱动的民主化”(governancedriven democratization)概念。他以中国为例来说明,即使在缺乏多党竞争的条件下,治理驱动的民主化也是可能的,中共就积极鼓励协商民主的发展。而中共之所以走上治理驱动的民主化之路,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所释放出来的多元化和社会能力的增长,而不是选举式民主化的压力所致。

尽管沃伦的文章并非专门针对中国,但他非常敏锐地抓住了西方对“中国民主化”最核心的两个关注点:一是“中国民主化”应该是选举驱动还是治理驱动,是应该像西方一样先将竞争性选举做好,再来着手开展旨在提高民主质量的参与民主和协商民主,还是有可能反向操作?二是在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民主化”是否可能实现?

对于第一个问题,将选举和治理并列,本身其实已经是一个突破,它抛弃了将民主等同于选举的简单思维,认识到民主化具有两个重要维度:选举和治理。选举关注的是权力来源问题,治理关注的是权力运行问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