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六必居非遗传承人:杨银喜(1)

2016-05-25 14:32:47   综合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寻找身边的工匠]六必居非遗传承人:杨银喜

——千龙网“寻找身边的工匠”系列报道之七

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一时间引发社会热议。

“工匠精神”是一种坚韧不拔、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如今,中国的 发展已开始转型升级,从“中国制造”升至“中国创造”,因此我们的时代需要“工匠精神”。为此,千龙网从2016年4月发起寻找“大国工匠”,推出首都各 行各业行业精英的系列报道。他们文化不同,年龄有别,但都拥有一个共同的闪光点——热爱本职、敬业奉献。他们之所以能够匠心筑梦,凭的是传承和钻研,靠的 是专注与磨砺。

导读:六必居酱菜,这一百姓餐桌必备的开胃小菜,以其加工技艺精湛、口感酱香浓郁,自清代被选作宫廷御品,如今仍是国宴的“不可或 缺”。新时期以来,六必居酱菜的非遗传承人杨银喜放弃机器化,坚持纯手工,他如机器般打耙、切丝、测盐度的绝活令人拍案叫绝。他秉承传统与创新,不断突破 瓶颈,历经无数次试验开发出口味不变,但却低盐低糖的健康新菜品。

酱香馥郁,洋洋六必。在北京的前门大街上,至今仍保留着售卖散装酱菜的六必居百年老店,浓浓的酱香保留下无数老北京人的回忆。这个久负盛名的中华老字号,被六必居酱菜手艺人一代代传承,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六必居非遗传承人杨银喜,在用心血完成新时期的传承。

六必居酱菜经久不衰,与每一代传承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每天打耙近万次”“日切菜50公斤每根薄厚2毫米”“像仪器一样精准识别含盐度”,这是 杨银喜近四十年的经历,也是他独一无二的绝活。他是如何做到的?在机器化盛行的时代,为何六必居依然保留着传统的纯手工酱菜店?六必居这个百年老字号今后 将如何在传承中出新?记者在杨银喜的身上找到了答案。

“三项绝活”保留传统酱菜纯手工制作

5月的晌午,炙热的太阳烤着大地。在北京城南的一处院子里,几百口大缸整齐的排列着。一位皮肤黝黑的中年人站在缸边沿打耙,一上一下间,缸中的酱菜翻了个底朝天,娴熟的技艺让观摩的年轻人不住地称赞。这位打耙人,就是杨银喜。

今年已经59岁的杨银喜是六必居传统酱菜车间主任,这个车间至今保留着纯手工制酱菜工艺。制作酱菜,第一步就是先把新鲜蔬菜用盐腌渍便于保存,然后 将咸菜进行脱盐减少盐分,避免在后续酱制的过程中重复吸盐。脱盐后的咸菜需要根据需要切丝、切块、切条,而后装进20厘米长的小布袋之中,最后,将这些布 袋子放入六必居特制的甜面酱或者黄豆酱中浸泡。

尽管六必居酱菜早已实现了现代化机器加工生产,在怀柔也有现代化的生产车间,但杨银喜依然选择留在六必居唯一的纯手工制造车间继续工作,和七八个徒弟一起保留着六必居原汁原味的记忆。

位于北京城南的六必居传统酱菜厂,保留着纯手工制作酱菜工艺。杨银喜和七八名徒弟,在这里坚守着传承。图为六必居酱菜厂中用于酱制咸菜的大缸。千龙网记者 秦胜南摄

位于北京城南的六必居传统酱菜厂,保留着纯手工制作酱菜工艺。杨银喜和七八名徒弟,在这里坚守着传承。图为六必居酱菜厂中用于酱制咸菜的大缸。千龙网记者 秦胜南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