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中科院院士周志鑫出任战略支援部队某局局长(5)

2016-04-09 23:01:33   综合    参与评论()人

 完善科研创新管理制度机制

■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 陈 薇

当今世界正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生物技术日新月异所带来的冲击力量。今年初,“基因编辑”被美国列入“大规模杀伤性与扩散性武器”威胁清单,在舆论界和科技界引起轩然大波。生物技术 “双刃剑”的特性决定了任何蓄意或无意的谬用,都可能引发国家安全问题。因此,要加强军民融合,更加重视非共识性创新,铸就我国生物防御盾牌。

推行科研创新“扁平化”管理。应建立实施特定领域首席科学家(团队)制,在顶层设计、技术路线、攻关团队、成果转化等方面赋予他们更多的自主权,让科学家干科学家的事。完善领导决策机制,将专业相关权利下放到依托平台,而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服务,明确责权,确保高效运转,并通过健全法规制度来监管。

更加关爱军队女性科学家群体,充分发挥她们的特有优势和专长,激发女性科研工作者的创新潜力,在政策扶持上帮助她们克服生育、抚育带来的影响。进一步吸引更多的女性投入到军事科研创新,使科学研究、科技工作更富色彩。

下大气力推进军事理论创新

■军事科学院科研指导部研究员 张秦洞

“理论创新对实践创新具有重大先导作用。”习主席关于理论创新的一系列指示,使军事科研工作者迎来了创新的春天。落实习主席“下大气力抓理论创新”的指示,要求我们进一步完善科研体制机制,加快创新步伐。

构建科学的科研机制。应构建一整套科学规范的需求生成组织程序和工作机制,对上能够及时准确掌握战略决策需求,对中能够全面客观掌握领导指挥面临的问题,对下能够深入把握部队实践现状,对外能够前瞻透彻掌握国际战略形势及主要对手的情况。

完备严密的政策制度。不仅要持续重视关注军事理论创新,更要将这种关注固化为政策制度,物化为具体责任和载体形式。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完善与科研单位、课题组的资料信息提供制度,使科研人员能够同步掌握高级领导机关的想法、部队的实际状况。

健全配套的保障措施。增强社会荣誉价值的激励作用,使科研人员在创新创造中有收益、有荣誉、有地位,让人才切实感受到理论创新的价值,应加大理论创新成果的奖励力度。

用创新方式塑造创新型人才

■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 乔 良

如果说,一支军队的活力来自于不断创新,那么,创新型人才就是最可贵的活力之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才,是我军实现“能打仗、打胜仗”这一根本目标的利器。没有人才,什么宏大的构想,漂亮的设计,完美的目标,都是空中楼阁、沙上城堡。而有了人才,就能化“无”为“有”,让不可能变成可能。要为人才的涌现营造适宜的土壤和气候,这是检验一个社会、一支军队是否具有现代性、前瞻性、包容性的试金石。

在发现人才方面,我们应当向那些风险投资人学习,善于发现高风险同时也可能是高回报的项目,富有远见也敢于冒一定风险地把资源和机会投向那些尚未崭露头角,但极有可能为我们带来突破性成果的人才。即使偶尔“投资失败”也在所不惜。

在珍惜人才方面,对真正有才华、有创新潜质的科技人才要搭建平台、营造空间,对他们的创新成果尽快并且最大限度地推广和应用,为部队出力,为社会造福。

因此,要为创新人才“赋能”,即为人才提供搭建平台、自组团队等方面的条件,赋予他们过去不具备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创新潜能。

来源:解放军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