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内蒙古自治区司法行政适应新常态实现新发展(3)

2016-02-04 15:11:44   法制网-法制日报    参与评论()人

加强司法行政新闻宣传阵地建设,制定《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关于加强司法行政新闻宣传工作的意见》,促进新闻宣传工作规范化管理。在《法制日报》《内蒙古日报》、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实践》杂志社、《北方新报》等10家媒体开设了普法专栏、法治直播间、最美司法人等专栏专版,进一步增强主流媒体宣传效果。

扎实开展“六五”普法检查验收工作,组成9个检查验收组,采取听汇报、召开座谈会、观看专题片、查阅档案材料、实地走访等方式,对全区盟市、区直机关、驻呼地区企业、驻呼地区高等院校共256个单位进行检查验收,提振了全区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法治的信心,加快了全面依法治区、建设法治内蒙古进程。

  创新打造司法行政信息化升级版

自治区司法厅立足服务机关、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以信息为基础,落实“互联网 行动”计划以监控为手段,建立各项工作机制,助推司法行政改革发展。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部署、统一运维”“注重实用、突出重点”的原则,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全区司法行政系统信息化建设方案》。协调自治区政务外网办公室,将14套业务软件及司法厅门户网站,“12348”公共法律服务网站平台、舆情监控平台部署在自治区政务云中心,成为全国第一个数据大集中的司法厅。这种大数据建设模式具有数字化、可视化、执法执业全程留痕等特点,实现了业务流、工作流、信息流的深度融合,打造了业务协作无缝隙、数据应用无死角的合成工作体系,从整体上提升了战斗力。

建成集视频会议、远程培训、指挥调度、多点研讨等功能于一体的高清晰、安全、稳定的视频会议系统。建成司法厅监控指挥中心,与全区12个盟市司法局实现在线音视频指挥调度,并将各监狱指挥中心监控图像接入司法厅监控指挥中心,在全国率先实现对监狱的监控调度。

建成网络舆情监控平台。为有效应对网络舆情,建成了司法行政系统网络舆情监控平台,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全天候全网监测采集国内、区内司法行政工作相关舆情,并编发每日舆情简报,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建成新兴媒体互动平台。借助法制网的中央媒体资源,开通法治内蒙古网。建成具有采编功能的演播室,极大地丰富了网站内容,提升了可读性和观赏性。开通法治内蒙古微信微博,微信关注人数已达到10万余人,是自治区厅局中关注人数最多的官方微信,发挥了讲法治故事、传播司法声音的作用,提升了司法行政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度。

建成远程帮教平台。针对内蒙古自治区跨度大、路途远的特点,开发远程探视(探访)系统,服刑、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家属到户籍所在地旗县司法局通过指纹比对及相关证明材料即可进行远程探视探访。让服刑、强戒人员家属就近探视探访是狱(所)务公开的郑重承诺,试运行以来得到了群众的点赞。

加强应用培训。切实加强人员培训,组织开展“百日培训应用会战”,提出网络通、会登录、会操作、会录入、会应用“一通四会”工作目标,定期对盟市应用情况进行排名通报,调动全员参与积极性,全年培训2.3万人次。

  社区矫正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在社区矫正方面,自治区司法系统积极推进“532”工程建设,构建民族特色教育管理体制。坚持“五个一”工作要求,即一个实用有效的监管帮教组织,一个能保障基本生活的就业岗位,一个能集中开展管理教育的矫正中心,一批相对固定的公益劳动场所,一套科学动态的管理档案。推行3种模式。针对自治区社区服刑人员分散、维稳任务重、农村牧区社区服刑人员比例高的特点,推行“集中执法、分散管理”“当地就业、控制流动”“定期活动、教育矫正”3种模式,切实提高教育管理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突出两个创新。创新体现民族特色的教育矫正方式,在偏远农村牧区,依托嘎查村党员中心户建立“都贵楞法律服务室”,作为社区服刑人员集中教育管理平台,较好地解决了农村牧区社区服刑人员集中管理教育难的问题。创新心理矫正方式,加强心理矫治,对社区服刑人员普遍开展“一对一”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危机干预,2015年以来共开展社区服刑人员心理辅导1.7万人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