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聂树斌案、于英生案、陈满案……检察官详解案件疑点
昨天的《面对面》,央视记者专访了一位检察官杜亚起,他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申诉检察厅二处处长,从2003年开始,他一直在最高检负责不服法院生效刑事裁判申诉案件的办理和对下指导工作。杜亚起详细讲述了聂树斌、于英生、陈满等案件在复查案卷时所发现的诸多疑点
聂树斌案:发现极不正常的现象
1994年,聂树斌因被怀疑为一起强奸杀人案的犯罪嫌疑人被逮捕。
1995年,经过二审终审,不满21岁的聂树斌被判决犯有故意杀人罪、强奸罪,并被执行死刑。
2005年,另一位嫌疑人王书金供述曾强奸杀害聂树斌案的被害人,一案两凶浮出水面,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
2016年1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对聂树斌案公开宣判,审判长宣告聂树斌无罪。
1
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决定提审聂树斌故意杀人强奸一案,该案最终进入再审程序。最高法院决定再审之后,最高检聂树斌案专案组随即成立,杜亚起是专案组成员之一。
讯问笔录有缺失
司法机关此前认定聂树斌犯有故意杀人罪、强奸罪的依据之一,就是聂树斌自始至终供认自己有罪的讯问笔录,但专案组仔细审查警方对聂树斌的讯问笔录,发现了一个极不正常的现象。
杜亚起:1994年9月23日那天,办案组人员把聂树斌抓到了,抓到之后就进行审讯,但是审讯之后,23日到28日之间的5天时间,没有任何一份讯问笔录附卷,卷里头没有这个期间的讯问笔录。
记者:这异常吗?
杜亚起:当然异常,因为正常情况下,抓到犯罪嫌疑人之后,无论你是否采取强制措施,都会要第一时间进行讯问,不可能把他放在那去不问他。
被害人死因的结论不充分
1
聂树斌案中,被害人康某某是如何死亡的这一点上,原审判决认定是聂树斌用随身携带的花衬衣,猛勒被害人康某某的颈部,致康某某窒息死亡。但专案组认为被害人死亡的原因并不确定。
杜亚起:被害人尸体被发现时,并没有进行解剖,只是结合被害人颈部缠绕一个花衬衣,得出了窒息死亡的结论。排除其他死因的工作没有做,为此,这个窒息死亡的结论是可质疑的。
证据的同一性缺乏保障
1
专案组还发现,原审判决认定的作案工具——聂树斌用来勒死被害人的花衬衣来源不清,在口供与在案的证据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