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北京212小时重污染“橙警”解除(2)

2017-01-08 02:21:29  新京报    参与评论()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表示,针对重霾时段的已有研究表明,在重污染天气下,浓度上涨比较快的有四种物质:硫酸盐、硝酸盐、氨盐和有机物。分析发现,在绝对贡献上,去年12月下旬的重污染期间,硫酸盐在PM2.5中的质量占比高达约20%,占比最高。研究还发现,我国华北地区,在高浓度的二氧化氮环境下,二氧化硫会迅速转化为二次污染物——硫酸盐。

贺克斌表示,目前大气中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在于燃煤和机动车。如果能把氮氧化物减排提到更优先的位置,可以更加有效地抑制硫酸盐的形成,重污染天气的形成也会“减速”。

不过对于该研究结果,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则认为,根据国外的研究成果,在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盐或亚硫酸盐的过程中,二氧化氮的协同催化作用并不是最关键的因素。他说,夸大二氧化氮的作用并将其上升为污染治理思路调整依据,是有待商榷的。

彭应登还介绍,在北京,二氧化硫不是首要污染物,特别是在重污染时并不是太高。资料显示,北京二氧化硫2015年排放量仅4.9万吨,而同年天津排放量是25.2万吨,河北是152.2万吨。

“对河北、河南、山西等大部分地区,报告提示的雾霾成因结论有一定价值。”彭应登表示。

释疑3

雾霾与肺癌发病率有何关系?

对于雾霾与肺癌发病率之间的直接关系,学术界一直未有定论。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雾霾肯定会影响人体健康,但具体与肺癌发病率之间有何关系,还有待真实的数据与科学研究来揭示。

北京胸科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刘喆告诉记者,《柳叶刀·肿瘤学》杂志几年前曾刊登一篇研究论文,丹麦癌症协会研究中心等机构归纳分析了与“城市空气污染对民众健康影响”相关的17项研究资料。最后得出结论,如果每立方米空气中PM2.5含量增加5微克,人们患肺癌风险会升高18%;PM10含量增加10微克,肺癌风险则升高22%。

刘喆说,这是国外的研究成果,我们国家可能有自己的情况,需要有自己的研究结论。

他还表示,根据现在已知结论,吸烟和肺小细胞肺癌与肺鳞癌关系密切,不吸烟的肺癌患者则大部分为肺腺癌,而肺腺癌与空气污染有关。

刘喆认为,雾霾肯定对人体健康有所影响,但具体与肺癌发病率之间有何关系,还有待真实的数据与科学研究来揭示。

“肺癌的发病率与一个人的所处环境、污染空气中的暴露时间、遗传基因等多种因素相关,在同样的空气环境下,不同的人是否发病、何时发病等都会存在差异,雾霾和肺癌不是完全划等的。”刘喆说。

去年上半年,广州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钟南山曾表示,雾霾会对呼吸系统、心脑血管造成一定影响,但雾霾到底使发病率增加了多少,没有人能说清楚。他说,所有关于雾霾引起多少人患病死亡的数据,都是基于大数据的推测,实际上并没有办法能够区分清楚。

WHO(世卫组织)在去年9月发表的环境(室外)空气质量和健康的实况报道中称,2012年与室外空气污染有关的过早死亡中,14%是因肺癌所致。

(责任编辑:穆启春 CN063)
关键词:橙警雾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