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诚
周四的文章里,我们曾呼吁,针对雾霾问题政府应加快信息公开。文章发出后18个小时,环境保护部陈吉宁部长就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召开媒体见面会,正式回应最近社会舆论中的诸多疑问。今天,北京代市长蔡奇(微博)也与媒体、市民代表围坐一堂,共商抗霾大计。
从环保部的信息发布中,我们看到了专家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中所作的努力,也看到了环保部务实、诚恳的态度,更看到了由陈部长传达的来自中央领导的治理决心。从蔡市长的座谈会中,我们了解了北京未来一年的治理计划,政府对市民感受的重视和对推动空气治理的积极态度。虽然这样的交流等得有点久,但它毕竟实现了。
现在,很多人知道了,重点地区的年均污染物浓度确实在下降,但在气象条件恶劣的冬天,问题仍很严重。大型企业已基本接入国家直接管理的在线监测系统,这极大地破除了地方保护主义障碍。而污染控制技术相对落后的中小型企业以及生活污染,将成为未来管理重点。目前,我们在广州、兰州、长三角,乃至京津冀,已取得一定治理成效,这与发达国家同期相比,治理速度并不算慢。
而提到治理速度,似乎就是承认我们已经走上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其实,谁的少年时代没有杀马特过呢?
我国建立环境保护制度并不算太晚,实际上也是在边发展边治理。只是,过去对环境保护缺乏足够的了解和重视,导致资源开发速度远远超过环境治理速度。正视我们在环境问题上“负重前行”的现实处境,才更有利于达成共识,形成合力。
我们的社会经济系统就好像是个一口气吃出来的胖子。看着挺大个,但要面对呼吸道、消化道、内分泌、免疫系统等各个系统的疾病。作为环境科的医生,环保部现在告诉了我们对雾霾这种病的治疗方案以及已产生了何种治疗效果。
讳疾忌医是没用的。为了健康,我们要吃药、打针甚至手术,这可能很痛苦,但不能停。而在未来,更可持续的办法,是从根本上转变,找到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明心
那么,未来环保部将采取什么措施呢?
小企业、小锅炉、农村散煤、机动车……是环境治理的“深水区”。这些小型的、分散的、移动的污染源,切实关系到老百姓的生活、工作,关系到除了空气污染之外的其他广泛利益。加强对这些污染源的管理,无疑要牵动每个人的神经。
我们可以预见,受年纪阅历、教育背景、地域文化、收入水平、认知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人们会拥有差异性极大的私人偏好,从而对环境政策产生不同的态度。
像现在,那些烟雾笼罩、污水横流的小工厂和小作坊,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他们多年忽视《环境保护法》,或许只是为了一些很微小的私利。
没有人不愿意在窗明几净的环境中工作,没有人不愿意在青山绿水中生活。不过,在不同人眼中,事物的优先级不同而已。
近期几部环境纪录片展示了这样的现实:同一片蓝天下,人们有着截然不同的环境行为。那些不断买买买的人,能否真的意识到自己的环境消耗?那些以垃圾场为家的人,能否在教育帮扶下迅速转换职业?
如陈部长所说,共识的取得、能力的培养,是下一阶段雾霾治理工作的难点。克服摩擦,可能会花掉我们未来大部分的时间。这是一个系统性的、整体性的任务,需要其他更多部门的参与——就像医生的会诊和协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