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博物致知|博物馆的神奇动物里,藏着“何以中国”的密码(5)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唐三彩釉陶载乐骆驼巧妙地夸张了人与驼的比例,造型优美生动,釉色鲜明润泽,代表了唐三彩的最高水平,更重要的是,它见证了丝绸之路上的文明互鉴。

它们,镌刻宋元明清的中式美学思想

宋元明清时期,中式美学思想被浸透在方方面面。不管是元代的霁蓝釉白龙纹梅瓶、明代的金蝉玉叶,还是清代的金瓯永固杯……镌刻着先祖们的审美思想。

博物致知|博物馆的神奇动物里,藏着“何以中国”的密码 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700年前的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是东方美学的极致表达。

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是扬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为了让观众360°无死角观看,一整个展厅,只展示这一件。

500年前的金蝉玉叶鸣唱跨越时代的美。

博物致知|博物馆的神奇动物里,藏着“何以中国”的密码 明·金蝉玉叶

金蝉玉叶是南京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之一,是500年前贵族女子发髻上的一件时尚单品。在《玉润中华——中国玉器的万年史诗图卷》大展上,它也是“网红文物”之一。形神毕肖、金光闪耀的蝉栖憩在玉叶上,它嘴巴微张好似在奏鸣,玉叶叶脉分明,细薄呈凹弧状,经鉴定金蝉含金量达到95%,而蝉翼厚度仅为0.2毫米,工艺精致且繁复。

博物致知|博物馆的神奇动物里,藏着“何以中国”的密码 清·金瓯永固杯

280年前的清代金瓯永固杯,有着四海归一、国泰民安的美好寓意。它是故宫博物院的瑰宝,乾隆年制,被认为是“中国乃至世界金银器史上的巅峰之作”,“难得一见的无价之宝”。

悠悠中华,文脉传承不息,何以中国,尽在博物馆中。

(除标注外,图片均来源于“视觉中国”)

出品 现代快报/现代+

监制 郑春平

策划 孙兰兰 常毅

统筹 周晓翔 彭飞 陈渊 胡寒

编导 鲍紫媛

记者 胡玉梅

后期 王晗天

首页上一页...2345 5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