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博物致知|博物馆的神奇动物里,藏着“何以中国”的密码

这届年轻人“文化血脉觉醒”,爱上逛博物馆。

博物馆里,神奇动物一眼千年,吸引着年轻人去一探究竟。它们蕴藏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智慧,是中华文明的独特印记。

今年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一起打卡博物馆里的神奇动物,探寻“何以中国”的密码。

博物致知|博物馆的神奇动物里,藏着“何以中国”的密码 

红山文化·玉龙资料图

它们,亲眼见证“最早的中国”

中华文明始自涓微,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先后发祥,如满天星斗,又如重瓣花朵;千百年来,华夏子孙秉持着与自然共处的生存之道,将现实与想象中的万物生灵深深地刻入文明进程。

5100年前的玉龙,被誉为“中华第一龙”。2023年底至今年初,故宫博物院藏的这件玉龙在南京博物院推出的《玉润中华——中国玉器的万年史诗图卷》中占“C”位,备受年轻人的追捧。玉龙头部雕琢,梭形长眼微微凸出,单阴线勾出了“眼线”,嘴巴长长向前凸,飘逸的长鬣如同在风中飞舞,极富动感。中国考古学会大运河考古和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林留根介绍,这件C型龙是史前红山文化的崇拜物,也是中华龙文化的源头之一。

博物致知|博物馆的神奇动物里,藏着“何以中国”的密码 良渚文化·玉琮王

5000年前的玉琮王,是浙江省博物馆的“超级网红”。玉琮王出土于良渚遗址,内圆外方,是目前发现的良渚玉琮中最重、最大、做工最精美的一件。玉琮王上雕刻着良渚文化象征的神徽,双目圆睁,神态威猛,仿佛记录了戴着面具的巫师骑着神兽作法通天的瞬间,体现了良渚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林留根说,玉琮王的良渚神徽,为中华5000年文明史提供了实实在在的证据。

博物致知|博物馆的神奇动物里,藏着“何以中国”的密码 夏·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

3500年前的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是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顶流”。它器身用贵金属青铜铸出主体框架,略微拱起的弧形铜胎上,镶嵌着数百片绿松石,神奇绚烂。它的发掘地二里头遗址是中国古代文献记载的第一个王朝夏朝的都城,牌饰上,绿幽幽的“眼睛”见证了“最早的中国”。

1234...全文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