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博物致知|博物馆的神奇动物里,藏着“何以中国”的密码(2)

它们,带你感受先秦的恢宏磅礴

时间的长河一泻千里,连绵不绝。当人们开始追溯历史的源头,激荡的先秦时期映入眼帘,在这个时代中,先祖们创造了让后世流传称道的中华文明。

博物致知|博物馆的神奇动物里,藏着“何以中国”的密码

3200年前的商代妇好鸮尊,是河南博物院“宝藏中的宝藏”,因内壁刻有铭文“妇好”二字得名。鸮是古代对猫头鹰类鸟的统称。在商代,猫头鹰被视为智慧的象征。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在武丁对周边方国、部族的一系列战争中,她多次领军,征战沙场,战功卓著。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介绍,妇好鸮尊是目前中国发现最早的一件鸟形铜尊,是妇好能征善战的体现,是中国青铜时代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的物质证明。

博物致知|博物馆的神奇动物里,藏着“何以中国”的密码 古蜀·青铜鸟形器

3100年前的青铜鸟形器,再现了古蜀人的独特审美,寄托了他们遨游九天的梦想。2023年9月,三星堆博物馆的青铜鸟形器在网络上一亮相,就引发了网友们的赞叹和猜测:“三星堆先民真的很爱鸟”“天鸡?还是凤凰?”

博物致知|博物馆的神奇动物里,藏着“何以中国”的密码战国·错金杜虎符

2300年前的战国错金杜虎符,让人穿越历史,感受战国时期沙场秋点兵的磅礴气势。陕西历史博物馆藏的错金杜虎符是一只霸气虎,作行走状,昂首,尾巴蜷曲。虎符上刻着:“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兴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共9行40字,写明了虎符的用法和调兵范围。使用的时候,虎符必须左右两半严丝合缝地对合在一起才能起效,这也是“符合”一词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