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远山的回响丨“95后”乡村CEO :人才与乡村的双向奔赴(2)

参与面试的白晶当时是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生,“乡村CEO”项目就是该校与各地政府合作发起的。目的是培养农村职业经理人,发挥他们的“领头羊”作用,运用新思路、新技术,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盘活农村资源,将资源变为资产,再将资产变为资金,进一步做大乡村集体经济,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因此,相比村委会的治理属性,“乡村CEO”的经营特质更明显。

福安村位于昆明市近郊,具有临近都市的区位优势。全村650多户人家以种植大棚蔬菜、花卉为生,生活自在,具有提档升级的基础。村内,老中青村民的比例较为均衡,不存在人口外流而造成的空心村现象,发展的内生动力相对较足。福安村的另一大特色则是它仍留存有明清时期的古宅、古巷、古井、古树、古牌坊,以及花灯歌舞、刺绣、剪纸等民间风俗,并在2018年正式挂牌为“中国传统村落”。

远山的回响丨“95后”乡村CEO :人才与乡村的双向奔赴

福安村农家乐(央广网记者陈锐海摄)

然而,福安村不少古宅都无人居住,处于闲置状态,着实浪费。如何充分保护好、利用好这些资源,满足村民们对更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中国农业大学和昆明市会商后,给出了他们的方案:将福安村作为“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创新实验区”,通过对接昆明市区居民对乡村文旅、民俗等方面日益增加的需求,盘活福安村闲置的古民居资源,从而将都市动能转化为乡村振兴动力。

活力满满的CEO

惠敏入职前几个月,福安村成立村集体企业——昆明古村六坊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公司CEO的职能就是市场化运营村集体资产。村里来了两个大学毕业生,村委会的干部们如获至宝,“年轻人见过世面,充满活力,会写材料,能组织活动,确实不一样。”

有一次,村里要征集老物件做展览,老干部的办法是发出公告,号召人们来捐赠。惠敏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提议村委会统一制作简单的荣誉证书,颁给自愿捐赠的村民。结果证明,这个方法确实提高了村民们的积极性,征集到的物件形色各异,都挂到了展览室内。设计花巷、打造农家乐……惠敏总有与众不同的创意。

远山的回响丨“95后”乡村CEO :人才与乡村的双向奔赴

福安村村民(央广网记者陈锐海摄)

然而,初来乍到又缺乏经验,惠敏无法立即挑起经营公司的重担,于是先在村委会的带领下参与实施古宅修缮、古巷翻新等项目,以提升古村的基础设施,为后续发展文旅打好基础。白天,她在各个工地间忙得团团转;晚上,她要埋头写材料、咨询专家。后来,福安村要开一个名为“归庐”的咖啡馆,从装修到进货,再到做咖啡,惠敏和小伙伴们都忙得晕头转向。这两年,早出晚归是常态。

CEO的烦恼

白晶从2020年5月开始,每个寒暑假都会来福安村调研,村里的每户人家她都访问过,几乎没有她不认识的人。这两年,每次来福安村,她都能看到惠敏的变化。“第一次见面时,她忙得脚不着地;等到第二次,她累得跟泄了气的气球一样;第三次见面,感觉她已经应对自如了。”

年龄相仿,都是女孩,白晶落落大方、阳光开朗,喜欢长发披肩,惠敏则是小家碧玉、温婉恬静,总是扎着马尾辫,两个人性格互补,有什么心事总能说到一块儿。每次到福安村调研,白晶就会住在村里,和惠敏一起工作。在“归庐”咖啡馆,她们一起调咖啡,聊工作困扰,谈生活趣事。虽是同龄,白晶却像成熟稳重、见多识广的姐姐,惠敏则更像是一个亟需姐姐给她人生建议的妹妹。

远山的回响丨“95后”乡村CEO :人才与乡村的双向奔赴

“归庐”咖啡馆(央广网记者陈锐海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