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草原更丰美 牧民更富裕——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草原生态补奖采访实录(3)

“要是没有生态补奖,牧民肯定要去多利用草场多养畜呀。但是国家给予了政策的支持,牧民的观念也就逐渐转变了。”闫瑞瑞说。

记者了解到,闫瑞瑞团队参与了当地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制定。他们对草原的动态监测和对草原载畜量的测算为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草原更丰美 牧民更富裕——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草原生态补奖采访实录

谢尔塔拉农牧场是著名的三河牛之乡。(孔祥瑞摄)

草原生态补奖,促进了已垦草原退耕还草

7月22日,记者来到鄂温克族自治旗锡尼河东苏木布日都嘎查,了解当地退耕还草与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实施情况。

鄂温克族自治旗林草局副局长苏立新介绍,该旗已垦草原是20世纪80年代开垦的,如今按照《草原法》规定,对水土流失严重、有沙化趋势、需要改善生态环境的已垦草原,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草。

苏立新介绍:“我们今年的生态修复工作,从多个部门共抽调了400余人形成合力,对3400多块退耕还草地块,每天都进行巡护,圆满地完成了今年的修复任务。修复地块以种植苜蓿和燕麦草为主,目前苜蓿的保有量已达到22万亩,燕麦草的保有量达到24万亩。”

“已垦草原很大一部分是牧民承包经营的草场,还有一部分是集体的草场。”苏立新说,“草原生态补奖分为禁牧和草畜平衡。签订了承诺书的牧民,草场达到标准的话每年可享受国家给予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草原管护员、乡镇综合执法局和林草局下设的综合执法大队每年都对实施禁牧和草畜平衡的区域进行抽查,按照检查结果来发放补贴,如果有超载或是其他违法情况会进行处罚。2015—2020年,我们这禁牧面积总共是80万亩,每亩补贴13.75元,草畜平衡面积是1220万亩,每亩补贴4.5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