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在武清,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事业发展平台

在武清,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事业发展平台
2021-01-07 14:17:14 光明日报

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

光明日报记者 刘茜 陈建强 光明日报通讯员 侯宇丹

走进天津华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办公室,企业负责人陶洪臣笑着说:“我们企业有点小,招待不周,抱歉啊。”

华龛生物的核心员工不到40人,其中25%为博士和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占比达到60%,高精尖人才队伍带来了巨大的估值,2020年9月,华龛生物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A轮股权融资。

区位优势吸引在京企业

陶洪臣口中的“小企业”2019年6月落户天津武清,作为标准化生产基地,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设计建设严格按照药品GMP标准,一期工程1300平方米现已完工投产。其总部北京华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由清华大学医学院杜亚楠教授科研团队领衔创建,清华大学参股共建。

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高铁开通,这是我国第一条运营时速350公里的城际铁路,入津第一站就是武清。从北京南站乘坐高铁,21分钟后抵达天津市武清高铁站。

随着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天津武清成为大批企业出京的首选,众多北京高科技企业选择这里完成产业化,致力于干细胞规模化培养的华龛生物正是其中一员。

一个个高科技项目在这里落地发展,武清正在成为北京企业的再创业之地。据介绍,2020年,武清承接吸引优质首都项目419个。武清区委书记戴东强介绍,武清区积极承接非首都功能转移,聚焦智能科技、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主动对接、深耕。

着力打造发展“软环境”

有了区位优势,武清区着力打造适合企业发展、人才留下的“软环境”。

2014年7月,武清区和清华大学达成战略合作,人才合作是双方合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之前,我在清华大学担任教师,主要负责科研工作,到武清挂职,发现这里非常适合年轻人发展,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事业发展平台。”刚刚履新武清区南蔡村镇党委书记的“85后”高校教师连欣说。

关键词: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