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老厂房长出新经济(工业旅游)(3)

老厂房长出新经济(工业旅游)(3)
2021-01-03 14:18:51 人民日报

“这里的文创消费非常吸引人,我经常邀约好友参加各种活动。”资深动漫迷王烨是东郊记忆的常客,常来此处参观漫展的他表示要“吃遍这里的餐厅”。而动漫只是东郊记忆文创产业中的一环,作为发展电竞、音乐戏剧、影视传媒的文创聚集地,东郊记忆的线上关注度和线下客流量近年来不断创下新高。近两年来,东郊记忆的日均游客接待量已达2万人次,2019年全年共吸引国内外游客达735万人次。

深度相融,集体记忆助力体验经济

如今,东郊记忆声名远播。由于承载了成都近代城市发展历程和工业文明的痕迹,周边的文创产业正在往东郊记忆区域加速汇聚。目前,成华区制定出台《工业文明遗产保护利用规划》,加强对机车车辆厂等15处重点工业遗址实施保护性开发、示范性利用,计划在东郊记忆周边打造“城北古蜀留痕”“机车厂中国最美地铁站”等一批特色文化地标。

近期,东郊记忆已有西部文创之芯、中歌艺术城等重大项目签约,启动实施项目330个,累计完成投资约606亿元。接下来,东郊记忆将与中车集团携手,以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为目的,结合企业自主改造、旧城改造等方式推进工厂入园,使其与周边建成区域有

机结合、功能互补,为东郊记忆的工业文化再添加一笔浓墨重彩。

文旅产业如何在此聚集成势?在东郊记忆,文旅融合并非简单相加,而是深度相融。“这里将历史文化等集体记忆转换为场地、故事、体验项目,引发游客共鸣,打造体验经济。”成华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目前通过机车厂“量子界数娱工场”等项目构建起的文化创意产业,提升了业态的层级,将加速提升这片区域的居住品质。

如今,成都东郊工业区第一批建设者已年逾古稀。有老人常回到东郊记忆,在曾经的老旧厂房或某个车床面前伫立良久:“我以前是旁边厂的,现在厂子没了,厂房还在,常回来看看真好。”人们对于城市的情感,常常始于它的繁华和休闲,却忠于它的历史和记忆,希望东郊记忆能永远为人们留存一份对逝去岁月的思念。

(责任编辑:路子康 CN078)
关键词: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