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毒瘤”壮大、阶层裂变、政府失能……愤怒的美国靠什么自愈?(8)

“毒瘤”壮大、阶层裂变、政府失能……愤怒的美国靠什么自愈?(8)
2020-12-21 14:46:00 新华社

“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的几十年里,金融部门相对于实体经济的体量越来越大。其占美国和英国经济的比重,在1950年至21世纪初增长了3倍。”

出人意料的是,2008年金融危机并未让美国银行系统吸取多少教训,银行部门依然在发放抵押贷款攫取巨额利润的同时,尽可能地让政府来承担不良贷款带来的风险。这让人不得不产生怀疑:“大而不能倒”所引发的道德风险,终会在未来某一个时刻对人性的贪婪进行清算。

对于一味逐利的企业来说,在宽松货币政策之下近乎于免费的资本,使节约劳动力成为更具吸引力的选择,于是,资本源源不断地涌入金融部门,而非实体经济。

2010-2015年间,美联储创造的货币中大约有62%通过银行系统流向了财政部。剩下的部分中,超出65%流向了少数大公司。2007-2016年间,流向小企业的贷款比例从30.1%下降至18.5%。同时,初创企业的种子期投资也在逐步下降。

在这种大环境下,小企业生存空间愈发狭小,能够吸纳的就业规模持续萎缩,工人的生存环境日益艰难。

与这一现象形成强烈对比的,是银行业从业人员薪资并未受到明显影响。CNN报道指出,从2000年6月到2007年6月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美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获取了2.2万亿美元的奖金。在金融危机后的经济衰退期间,据推测,这一数字飙升至5万亿美元。要知道,这一时期美国失业率已超过10%。

过度金融化带来的恶果远不止于此。实体经济的增长和科技创新,民众的受教育水平以及国家对基础研究机构的资助,依赖相当规模的资本投入,需要长期、稳定的规划和政策支持。缺乏这些,必然会出现生产率和就业的停滞、经济的衰退以及创新水平的削弱。

1970年代以来,美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工资的比例相对于资本(利润)逐渐下降,便是美国经济逐步脱实向虚造成的后果,也是实体经济增长乏力的重要表现。

关键词:

相关报道:

     

    为您推荐:

    美国佛州疫情形势严峻 政府限制防疫遭指责

    2020-12-20 14:18:44 美国佛州疫情形势严峻

    美国“当选总统”拜登表示:不排除起诉特朗普政府

    2020-11-20 10:21:37 拜登:不排除起诉特朗普政府

    美国特朗普政府周一宣布再制裁4名内地及香港官员

    2020-11-10 09:06:24 美国再制裁4名内地及香港官员

    美国政府治理呈现多重乱象

    2020-11-26 15:18:04 美国政府

    又退一群,美国再损军控体系

    2020-11-25 08:39:13 退群

    美国疫苗分发陷危机 政府与生产企业“踢皮球”

    2020-12-20 16:09:18 美国疫苗分发陷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