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加大投资力度 强化国际合作 非洲多国全力保障农业生产(3)

加大投资力度 强化国际合作 非洲多国全力保障农业生产(3)
2020-11-12 10:35:44 人民日报

中非农业合作对非洲粮食自给意义重大

多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一直通过不同途径帮助非洲加强农业生产能力建设。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支持的《非洲农业适应倡议》,已帮助34个非洲国家获得超过10亿美元的适应气候变化资金,有效提高了15.6万多公顷农业用地的抗灾能力,5780万人受益。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设立的“绿色气候基金”,将其42%的资金(约26亿美元)用于资助非洲国家。在该基金支持下,马拉维建起了现代化的气候信息和预警系统,通过安装自动气象站、水文监测站等,提高了识别风险和预测灾害影响的能力,并能指导当地农民抵御极端天气的影响。此外,加纳、肯尼亚、尼日利亚、乌干达等国的气候智能型农业企业也得到了“绿色气候基金”的大力扶持。

中国一直是帮助非洲国家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2019年以来,整个南部非洲地区农业歉收严重,世界粮食计划署与中国签署协议,为津巴布韦、莫桑比克和纳米比亚3个南部非洲国家提供紧急粮食援助。中国还将设立规模为5000万美元的第三期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南南合作信托基金,支持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实施农业与农村发展项目。

迄今,中国已在非洲援建了24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向非洲农民和农技人员传授农事管理经验,指导他们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惠及50余万当地民众。在莫桑比克,中莫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帮助当地培育水稻、玉米、棉花、大豆、芝麻等各类农作物品种80多个,从中筛选出优良品种用于农业生产,并培训当地农民3000多人次。近日,中国援布隆迪农业示范中心项目完成交接,布隆迪总统恩达伊施米耶称赞其为“一个伟大的项目”,将“大大提升布隆迪粮食种子的本土化水平”。

“中国在减贫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非常值得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借鉴。”乌干达执政党全国抵抗运动中央委员、青年团主席纳苏尔·卡扎菲结合其在中国农村的考察经历告诉记者,中国在杂交水稻、现代化农业、科学灌溉等技术上具有优势,在共建“一带一路”及中非合作论坛等平台下,加强非中在农业领域的合作,对于非洲国家实现粮食自给及减贫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约翰内斯堡11月11日电)

(责任编辑:梁云娇 CN079)
关键词:

相关报道: